【新聞稿】
反對擴大輸入外勞 改善小巴司機待遇 保障本地工人就業
小巴司機入行意願問卷調查發佈會
本港職業司機一直面對長工時、責任大、但薪酬待遇偏低、欠缺專業/社會地位及沒有晉升階梯等問題,入行誘因嚴重欠奉,尤其專線小巴司機更屬「青黃不接」的重災區。疫情下各行各業屢遭重創,按政府統計處2022年5月至7月數據,按行業分析「運輸業」失業率仍達5.2%[1],即目前從事運輸工作的失業人數仍有1.75萬人,更遺憾的是近日商界不斷有聲音要求就專線小巴司機輸入外勞。勞聯、香港運輸物流業工會聯會(下稱:港運聯)及公共小型巴士職工會(下稱:小巴工會)認為小巴司機入行門檻低,若輸入外勞先例一開定必破壞本港整個勞工市場生態,嚴重打擊本地工友就業。
就此,勞聯、港運聯及小巴工會於9月3日至6日短短三天時間內進行了「小巴司機入行意願問卷調查」,共收回了210份有效問卷。調查結果撮要如下:
‧近72.8%受訪者為職業司機,餘下27.2%為持有本地駕駛證的其他工種人士;
‧小巴業「司機荒」的原因,佔首位有97.1%受訪者認為薪酬福利不足,其次是61.4%受訪者認為承受的壓力及責任與收入並不成正比,接著54.3%受訪者認為工作期間用膳及休息的時間不足,逾四成以上原因是沒有晉升機會(45.7%)、沒有工作前景(41.4%)及工作時間不足(42.9%);
‧入職薪酬需達哪一個水平才能吸引年青司機入行,有15.7%受訪者認為薪酬水平需達$17001-$19000,有27.1%受訪者認為需達$19001-$21000,有41.4%受訪者表示薪酬需達$21001-$26000。
除改善薪酬待遇外,增加入行誘因還包括:有60%受訪者非常同意要有充足的飯鐘及休息時間,有55.7%受訪者非常同意要改善工作環境,有47.1%受訪者非常同意要有穩定的工作時間,有42.9%受訪者非常同意要改善小巴司機形象。
54.3%受訪者表示以上問題獲得改善會考慮入行。
‧84.3%受訪者「反對以輸入外勞方式」填補本地小巴司機職位空缺。
專線小巴司機青黃不接、老齡化,究其原因在於薪酬待遇對比其他或相近性質工種的薪酬水平遠遠追不上,在眾多職業司機中屬於低薪一族,加上工作條件及環境差,自然不是本地勞工或職業司機入行首選。專線小巴司機入行門檻低,而香港持有本地正式駕駛證的人士亦遠遠多於需求,如有足夠誘因吸引入行,相信本地絕對有足夠的駕駛人士願意考牌進修入行,填補小巴司機空缺。
對於本地有足夠的勞動力下要求輸入外勞實在於理不合,亦會重重打擊本地司機的就業機會,加上外地司機駕駛文化差異,對其他道路使用者或有潛在的安全威脅或影響。勞聯、港運聯及小巴工會強烈反對以輸入外勞方式解決小巴司機人手短缺問題,並提出以下訴求:
1. 勞、資、官三方合作,推動職業教育,創建職業前景,致力培訓本地工人,為運輸業注入新血;
2. 改善行業老齡化問題、標籤化形象,設立明確的晉升階梯,為職業司機創建專業/社會地位,並在薪酬水平標準上體現專業,消除小巴司機承受的壓力及責任與收入不成正比的惡劣現象,吸引年青人入行;
3. 政府應就公共運輸行業的發展制定長遠規劃及政策扶持,且宏觀地促進產業之間的互相配合,產生協同效應,增強競爭力的同時促使僱主在改善員工薪酬待遇、工作環境上加大資源投入,讓業界健康發展;
4. 要推動或鼓勵本地工人增值或入行,政府應設立有薪教育假。同時推出「陸運人才培訓基金」以資助考取車輛牌照,報讀相關職前課程等,減輕入行的經濟負擔,增加入行吸引力。
港九勞工社團聯會 香港運輸物流業工會聯會 公共小型巴士職工會 謹啟
二零二二年九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