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
抗疫辛勞津貼多遺漏
促擴大清潔及保安支援範圍
第六輪防疫抗疫基金向清潔工和保安員發放一萬元津貼,由於政府選定了個別工作場所才能申請,勞聯接獲大量前線工友反映指,未能受惠於津貼措施,而申請程序亦問題多多。就此,勞聯主席林振昇、秘書長周小松,今日聯同勞聯成員會教育局官津補私學校職工會、香港樓宇管理僱員工會的代表及前線工
友,召開記者會促請政府盡快擴大津貼涵蓋範圍,並簡化申請程序容許僱員自行申領。
勞聯於本月 18 日就清潔或保安工友有關抗疫辛勞津貼問題設立投訴平台,截至 3 月 30 日,共接獲 1564宗投訴個案,當中從事環境衞生的工友佔 197 人(12%)、保安佔 1367 人(88%);有 1357 人(87%)表示公司或法團沒有申請抗疫辛勞津貼;投訴人反映沒有抗疫辛勞津貼的原因,以「公司拒絕申請」最高共 596 人(38%)、「工作地點不合資格」有 481 人(31%)、「公司與大廈沒共識」有 265 人(17%)、其他(如兼職、散工等)有 222人(14%)。
投訴人工作處所為商業大廈有 302 人(19%)、教育設施 178 人(11.4%)、住宅 136 人(8.6%)、交通設施114(7.3%),其餘為商場店舖、醫療設施、政府設施、貨物裝卸及貨運設施、回收場、地盤等不同處所,分別由 0.1%至 7%不等。而疫情下「工作壓力增多的程度」(1 最低、5 最高),有 79.2%投訴人表示為 5。而「工作染疫的風險」及「工作接觸人流量」選擇(5 最高)的投訴人分別為 84.1%及 75.2%。統計反映現時抗疫辛勞津貼的涵蓋範圍,與實際情況存在較大落差,令部分同樣面對高風險、高壓力工作的前線清潔及保安人員被排除在外。
另一方面,即使在津貼涵蓋範圍內不少工友仍反映公司沒有或拒絕申請,有在醫院任職的外判清潔員,因其職位名稱為「綜合服務員」,至今仍未知是否可獲津貼,而公司的態度消極、冷處理。有津貼學校的外判清潔工則指,公司與校方互相推卸責任,均指應由對方向政府提出申請;另有商場百貨公司保安員則表示,物業管理公司拒絕協助其公司的保安人員申請。就上述種種情況,我們建議:
一) 政府應進一步擴大前線清潔及保安人員的辛勞津貼涵蓋至所有前線的清潔及保安人員;
二) 簡化申請程序,允許前線清潔和保安服務人員以個人名義提交申請。
圖一 : 第六輪「防疫抗疫基金」向清潔工和保安員發放一萬元津貼,港九勞工社團聯會接獲大量前線工友反映未能受惠。聯同勞聯成員會教育局官津補私學校職工會、香港樓宇管理僱員工會的代表及前線工友,以網上方式召開記者會,促請政府盡快擴大津貼涵蓋範圍,並簡化申請程序容許僱員自行申領。
圖二 : 在政府公立醫院擔任外判清潔工的陳小姐(中)分享,她主要負責病房清潔工作,包括掃地、拖地及洗廁所等,因其職位名稱為「綜合服務員」,至今仍未知是否可獲津貼,而公司的態度消極、冷處理問題。
圖三 : 商場百貨公司擔任保安員周小姐表示,外判公司指申請需由物業管理公司負責,可是當她聯絡物業公司時,物業公司卻指她並非職員,因而拒絕協助她及其公司的保安人員申請。
圖四 : 另一名津貼學校的外判工譚先生亦有類同的情況,指申請津貼時,所屬公司與校方互相推卸責任,均指應由對方向政府提出申請。
圖五 : 香港樓宇管理僱員工會理事長何志明指出,不少前線員工每天面對高染疫風險,但卻無法取得津貼,公司、法團及外判商之間經常互相推卸責任,結果令基層員工受罪。
圖六 : 勞聯主席林振昇表示,公司不主動申請抗疫基金津貼的原因,大多是不清楚是否符合資格,或是認為手續繁複,希望政府在 4 月 30 日申請截止前,盡快接觸各間物業管理公司,向他們解釋申請資格,亦鼓勵公司積極為僱員申請,確保津貼能到員工手上。
圖七 :勞聯秘書長周小松同樣認為,申請程序應「雙軌並行」,讓工友可以個人名義申請,他又指抗疫過程辛苦,申請程序「宜鬆不宜緊」,同時建議政府即使增加開支亦應擴展至所有保安員或清潔員都可申請津貼。
圖八 : 勞聯促請政府,進一步擴大前線清潔工及保安的辛勞津貼範圍,涵蓋至所有前線人員、簡化程序,並以「宜鬆不宜緊」方式,容許所有前線人員以個人名義提交申請。
港九勞工社團聯會
2022 年 3 月 3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