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破欠特惠金上限 縮短維權申索程序

【新聞稿】

打工仔悲歌 「畀錢追欠薪、人工折上折、攞錢等一年」

提高破欠特惠金上限 縮短維權申索程序

破產欠薪保障基金(下稱「破欠基金」)年年「賺大錢」,截至去年底破欠基金的累積盈餘近62億,然而欠薪慘況持續,過去兩年皆超過3,000宗申請,而且有近三成申請人,無法取到全額欠薪補償,「有汗出無糧出」,平均更要等九個月才能成功領取破欠款項。這反映當前的欠薪保障未如理想,政府多年來未有正視保障大落後,以致出現「畀錢追欠薪、人工折上折、攞錢等一年」的荒誕鬧劇。為令政府正視被欠薪工友的苦況,港九勞工社團聯會(下稱「勞聯」)鍥而不捨一直要求政府改善欠薪保障,勞聯於今日舉行記者招待會,連同工友現身說法,由兩位「受害者」直陳箇中問題與慘況,並與工會代表一起向政府提出建議,改善勞工權益。

【個案簡介】

個案1(梁先生)

2018年6月28日入職,任職餐廳樓面分店店長,三子之父(年紀最小一歲,最大的就讀小四)。受社會事件影響,餐廳生意不景並於2019年9月26日公司結業,同日與六位同事工友求助勞工處,梁被公司拖欠法定權益總額為54598.55元,後經歷勞審處排期審訊等程序,於同年12月18日取得判令,其後申請法援將公司清盤,直至2020年5月中旬,終取得破欠基金特惠款項,惟合共約只有4萬元、近兩成七的工資因超出保障上限化為烏有。

個案2(范先生)

飲食業工友,范先生2019年2月公司倒閉,遭拖欠合共約1.8萬元,直至2019年5月取得勞審處判令,范的3位同事申請法援將公司清盤,但不合資格,亦無法與其他工友達成合力聘請私人律師的共識,最終在其後經過近一年後,於2020年才有一位同事符合法援資格,透過法援將公司清盤,至2020年9月,被欠薪後約一年七個月才收到破欠基金特惠款項。

勞聯重申上述兩個個案均為典型案例,不少被欠薪的僱員也面對繁鎖,而且不合理的程序,令欠薪保障大打折扣。而且政府至今無視欠薪工友申領破欠特惠款項需耗費大量時間,只懂大玩言語「偽術」,常以一句收齊文件後平均時間2.1星期便能發放特惠款項回應勞工界質詢。

為官不為平生恥!勞聯再次敦促政府必須正視欠薪保障不足的問題,決不能無視被欠薪工友,血汗白流、短則半年長則年半方能取得破欠基金特惠款項的實際情況。為此,勞聯向政府提出下述建議:

1) 擴大破欠基金保障範圍 提高特惠金上限

破欠基金的欠薪特惠款項在一九九六年調整後,25年來都沒有改變,目前最高的款額仍是36,000 元,是以一九九五年的工資中位數9,000元作為釐定,即9,000元乘以四個月。根據政府統計處今年1月至3月的《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按季統計報告》顯示,撇除外籍家庭傭工後的就業人士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為20,000元。勞聯認為政府可以該數據為基準,乘以四個月,即80,000元作為基金下欠薪特惠款項的上限。另外,現時破欠基金的累積盈餘有近62億元,勞聯認為政府有足夠能力提高各類特惠金上限及擴大破欠基金保障範圍,如未放累積休息日薪酬、未放取有薪產假、有薪侍產假等項目納入保障範圍,以更好保障僱員,並就有關項目款額作出適時檢討。

2) 簡化程序 勞審處判令作依據發放欠薪特惠金
按現行規定,工友一旦遇到結業欠薪,要經歷勞工處落案、勞工處調停會、勞資審裁處提審、正審、勞工處薪酬保障科登記、法律援助處啟動公司清盤程序等,最少要經過七個程序才有機會取得破欠基金的特惠款項。勞聯必需在此指出,面對公司突然結業,僱員既要面對生計受損,又要應付申索權益的冗長流程,身心均要承受不必要的壓力,影響正常家庭、社交生活。勞聯認為勞資審裁處頒發的的判令是僱員在維權果程中經過努力,而且具有法律效力證明僱員被欠薪,政府必須更加主動向僱員提供法律支援,並應積極考慮將勞審處判令視為僱員申領破欠特惠款項的「金鎖匙」,特別確保破欠基金下的欠薪部分應該優先發放,以便捷的方式保障工人。
勞聯重申,為防止基金被濫用,勞工處已設立由香港警務處商業罪案調查科、破產管理署、法律援助署及勞工處代表組成的跨部門專責小組,追查僱主和公司董事等在公司倒閉前作出非法轉移資產及/或欺騙債權人的欺詐、盜竊、串謀濫用基金等罪行,故此勞聯認為即使提早向申索人發放欠薪特惠金,處方也有足夠能力為防止基金被濫用。
港九勞工社團聯會 謹啟
二零二一年八月三日


圖片1:港九勞工社團聯會副主席儲漢松先生(中)、香港飲食業職工會聯合會總幹事李卓燊先生(左二)與各工友代表展示訴求道具,並呼叫口號,促請政府提高破欠特惠金上限,縮短維權申索程序。

圖片2:港九勞工社團聯會副主席儲漢松先生促請政府當局提高各類特惠金上限及擴大破欠基金保障範圍,將未放累積休息日薪酬、未放取有薪產假、有薪侍產假等項目納入保障範圍,並就有關項目款額作出適時檢討;勞工處應積極考慮將勞審處判令視為僱員申領破欠特惠款項的「金鎖匙」,特別確保破欠基金下的欠薪部分應該優先發放,以便捷的方式保障工人。

圖片3:香港飲食業職工會聯合會總幹事李卓燊先生表示,2019 年至2021 年初工會曾舉辦「失業資助計劃」活動,工會發現1886 工友中有168 名飲業食業被欠薪,平均每11.2 位工人就有一位曾經歷欠薪。

圖片4:工友梁先生表示自己為家中經濟支柱,在追討欠薪的過程當中感到十分無助,呼籲政府為僱員提供更多及時支援。

圖片5:工友范先生表示,即使追討欠薪時得到法律援助,工人仍需要自費聘請律師以啟動公司清盤程序,對於積蓄不多的工人及家庭而言是十分困難。假如部分案件中申索人較少,變相人均付出成本增加,構成沉重負擔,令工友猶豫不決是否繼續追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