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2薪酬趨勢及期望調查

【新聞稿】

2021-22薪酬趨勢及期望調查

勞聯倡加薪不少於6%  讓僱員維持生活水平

過去一年多以來,本港一直受新冠疫情影響,多個行業受到不到程度衝擊,當中以旅遊、航空及飲食業尤為嚴重,曾一度出現裁員潮,僱員的薪酬及福利也大幅度縮減。勞聯於2021年6月展開每年一度的「薪酬趨勢及期望調查」,勞聯主席林振昇先生、秘書長周小松先生今日聯同勞聯不同代表公布相關結果,調查成功訪問了2152名來自不同行業的僱員,發現隨著疫情逐漸穩定本港經濟開始復甦,不少行業的僱員對薪金調整的期望日益增加,勞聯分析了不同的經濟數據及僱員的基本生活情況,勞聯認為僱員需獲合理薪金升幅,建議來年(2021-2022年度)加薪幅度為不少於6%。

勞聯主席林振昇表示,去年疫情嚴峻期間,不少僱員被迫接受無薪假、減少工時、減薪等安排,如今疫情穩定、經濟回穩,希望可以分享經濟成果,及追回通脹維持生活質素。希望政府起帶頭作用,令企業及僱主跟隨加薪。勞聯秘書長周小松則指出,對比2011年及2020年的GDP增長近40%,但工資增長不到14%,與分享經濟成果的目標背道而馳,另一方面隨着疫情穩定,很多行業也表示人手緊張,而加薪則可以為企業挽留人才。

是次「2021-22年薪酬趨勢及期望調查」於2021年6月至9月展開,合共回收了2152份有效問卷,男女受訪者的數目分別為1161名(54%)和991名(46%)。調查結果顯示,321名受訪者(15%)於2020-2021年(今年度)獲得加薪,平均加薪幅度是5.9%。另有324名(15%)的受訪者(今年度)被減薪,平均減薪幅度高達23.9%,1507名(70%)受訪者被凍薪,顯示普遍受訪者均受到經濟下行的影響。

本港打工仔女經歷過去兩年減薪、凍薪、裁員的苦況,對2021-2022年(來年)的薪酬調整抱有期望,最多的受訪者(26%)認為應根據工作表現決定薪酬,只有155人(7.2%)受訪者認為 2021-2022年(來年)薪金會維持不變,而高達1361人(63.24%)認為來年會加薪。在考慮合理的薪酬調整因素後,最多受訪者共518位(34%)認為2021-2022年(來年)加4-6%是合理的薪酬調整,而平均的合理加薪幅度為4.95%。

隨着本地經濟逐步復甦,今年第二季GDP按年增長7.6%,統計處預測全年香港整體GDP實質增長為5.5%-6.5%。另一方面,根據政府統計處《2021年第3季業務展望按季統計調查報告》,今年各行業的機構表示良好或尚好的盈利情況比例,各行業均較2020年第2季為佳,表示盈利欠佳的機構大幅減少。然而,香港僱員的工資長期落後於GDP的增長, 2011年本地生產總值19344.3億元2020年為26885.3億元,升幅高達38.98%,平均每年升幅4.33%。而2011年第2季至2021年第2季的實質平均薪金指數累計升幅僅為13.6%。

而過去十一年,本地私人住宅的租金指數持續向上攀升,指數累計升幅高達32.5%,住屋開支佔據了家庭開支最大部分,達39.3%,反映本港的僱員生活壓力,有增無減。更令人關注的是本港勞工生產力增長由2000 年至 2009 年的平均按年增長率3.3%下跌至 2010 年至 2019 年的2.1%,但另一方面香港除是全球長工時的前列城市外,在美國《2020年工作與生活平衡城市》的報告中,香港更成為全球最過度勞累城市。這反映本港現行的勞工政策失效,長工時未能帶動生產力的提升,亦未能改善勞工收入。相反的是,近年來愈來愈多研究發現提高勞工士氣、改善勞工待遇,有助生產力提高。

調查報告收集了過去一年本港的通脹數據、本地生產數據、實質平均薪金指數,亦比照了各行業第二季營利、本地租金指數、政府統計處公司註冊指數、各行業勞工生產力指數、家庭可支配收入等不同的經濟數據及僱員的基本生活情況,經綜合分析後,勞聯認為僱員需獲合理薪金升幅,才得以維持生活水平,勞聯建議來年加薪幅度為不少於6%。

港九勞工社團聯會  謹啟
二零二一年十月十八日



圖一:勞聯舉行2021-22薪酬趨勢及期望調查發布會,建議來年加薪幅度為不少於6%。


圖二:勞聯主席林振昇表示,今年的加薪建議定於不少於6%,是希望僱員可以分享經濟成果,及追回通脹維持生活質素。希望政府起帶頭作用,令企業及僱主跟隨加薪。


圖三:勞聯秘書長周小松則指出,今次加薪建議一方面是要「追落後」,另一方面是為企業挽留人才。


圖四:香港機電業工會聯合會總幹事繆泰興先生表示,隨著疫情逐漸穩定工友開工的情況明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