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聯對 2020 – 2021 年財政預算案意見書
民生紓困勿拖拉 勞工議題望梅止渴
雖然中美貿易談判於1月15日正式簽署第一階段協議,為兩國不穩定的經濟因素帶來希望,但奈何大部分現有中美貿易戰關稅維持不變。香港除繼續受此外圍因素影響之外,社會政治氛圍仍持續拉鋸,令本港經濟和市民的就業、生活面對重重困境。雖然,特區政府自去年8月起,先後公佈了一系列「撐企業、保就業、穩經濟」的措施,但勞聯認為一系列好高騖遠的措施,既未能根本上幫助中小微企渡過經濟寒冬困境,對於基層勞工保障更是杯水車薪。所以,勞聯對政府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提出以下「撐企業、保就業、振經濟、紓民困」的意見:
1. 設立失業貸款基金
根據政府統計處「綜合住戶統計調查」結果,2019年9月至11月的失業人數(不經季節性調整)為125,400人, 2019年9月至11月就業不足人數為46,900人[1],其中餐飲服務活動業失業率上升至6.2%,是超過8年來的最高水平。基於本港就業情況日漸惡劣,特首於1月14日公佈的紓困措施中,計劃透過關愛基金為失業一個月或以上,或在今年4月之前曾領在職家庭津貼、學生資助計劃的人士,以及為就業不足、工時低人士提供現金津貼。勞聯對此措施表示歡迎,但亦期望政府擴闊申請資格及加快推行計劃時間,令失業或就業不足人士不用等到今年十月起才能受惠。
不過,關愛基金援助始終屬一項短期臨時措施,治標不治本,勞聯強烈要求政府儘快設立恆常的「失業貸款基金」,為失業或就業不足人士提供一筆過貸款,讓他們能過渡失業初期最艱難的階段,具體形式可參考學生資助計劃的低息貸款。在學生資助辦事處統計數字中,2017-2018年申請人數為73,511人,發放的助學金總金額為 $876.53百萬元。而同期拖欠還款個案數目(連續兩季或以上逾期沒有還款的個案歸類為拖欠還款個案)為2,599人,僅佔0.035%,拖欠款額則為 $159.34百萬元,僅佔0.18%,反映絕大部分申請者履行了還款責任[2]。
過往,政府一直以關卡重重的綜援政策來替代失業人士的支援政策,未有針對性地為失業或就業不足人士制定相關的長遠而恆常紓困政策。我們建議失業貸款基金可仿效學生資助辦事處「須經審查的免息貸款或免入息審查的低息貸款計劃」等不同的貸款模式,以最實際的方式為有需要的失業人士提供安全網及應付燃眉之急,而還款安排則在失業人士重新成功就業一定時間後開始按期還款,並容許申請者可享有較低的利率,以及可享有較長還款年期。
2. 以工代賑 創造職位保人才
現時香港經濟下行、失業率上升,旅遊業、飲食業、零售業多個行業受到嚴重影響;加上工程撥款延遲,建造業亦受到很大的影響。各行各業紛紛面對企業寒冬裁員潮,根據政府統計處資料,去年9月至11月的失業率為3.2%,就業不足率則為1.2%[3],外界預期未來一段時間,本港失業率仍會有上升壓力。
勞聯認為政府此時此刻應考慮主動創造職位,如仿效在2003年為紓緩失業情況,動用7億1500萬元,增加3萬多個短期培訓名額及職位,包括8000多個為期6個月的臨時職位,並相應增加職位類別,讓不同行業的失業人士都能受惠。同時,政府亦應暫緩部分行業的輸入勞工審批,加強就業支援配套,協助失業人士再就業,或轉職至其他人力需求殷切的行業。
另外,勞聯要求政府儘快落實早前公布提高「特別.愛增值」計劃津貼額至每月5,800元的建議,及降低報讀限制、安排彈性上課時間、下一期延續計劃等,以增吸課程報讀吸引力。同時建議再培訓局增加「新技能提升計劃」課程納入計劃內,以讓有志留在原有行業的失業人士亦能把握機會自我增值,為業界保存足夠人才,應付市道復蘇後的人手需求。
3. 向年滿18歲以上的香港居民發放現金津貼
本港經濟在內憂外患夾擊下大受影響,僱員被僱主要求放取無薪假、減薪酬福利情況時有所聞,而失業率更持續惡化,致市民消費意欲低迷。勞聯建議政府免除繁瑣申請手續,直接向18歲以上的香港居民發放不少於一萬元現金津貼,減少社會怨氣,促進本地經濟。
4. 撥款強化職業教育及推行行業改善計劃
現時不少行業青黃不接,例如安老及職業司機等行業都欠缺年青人入行,究其原因,是現時社會主流較傾向文商科目,課程及出路較單一化,社會普遍亦對職業教育的專業認可不足,如安老院舍的護理員和保健員人手不足,究其癥結在於從業員薪酬一直被壓榨及缺乏向上流動的機會,僱主往往以低於市場的薪酬待遇作招聘,及後又以「有工無人做」為由,向勞工處申請輸入外勞。
根據勞聯於去年9月份進行的調查發現,超過70%的受訪工會代表認為,提高職業的專業化、增強職業技能認受性及地位,有助加強年輕人對工作的歸屬感,推廣「匠心」的專業精神,更可增強香港在有關專業的競爭力。所以,勞聯認為政府應撥款加大資源投入推動職業技能專業化和推出更多元化的培訓人才措施,增強各個職業技能在本地及國際認受性,藉此提升專業地位,如擴大持續進修基金課程涵蓋範圍、資助學生修讀各種專業課程,包括護理、建築工程、創意工業、飛機維修等,為各行各業培育生力軍,開拓年青人更廣的出路,而非盲目擴大輸入外勞。同時,積極向社會、僱主宣傳職業教育訓練與資歷架構、高等院校的系統銜接,令社會清晰日後的晉升階梯,改變對職業教育「無用」等觀念。
另外,勞聯亦歡迎政府1月14日公佈將推行政策着力改善政府部門聘用的外判員工待遇。但除了改善薪酬待遇外,勞聯亦建議政府撥款成立「獨立評估機構」,或委任現行政府相關部門,設計有助改善工人長工時、惡劣工作環境、服務水平的不同的認證計劃,鼓勵合約承辦商的參與,向通過認證資格的承辦商提供政策上的優惠,從提高投標資格門檻源頭上改善因「價低者得」而衍生的剝削問題。
長遠而言,政府應取締外判服務,將合適的工作崗位轉為公務員崗位,以保留有經驗的員工及儘量避免外判制度繼續衍生剝削問題。
5. 儘快落實取消強積金對沖及為65萬「料理家務者」提供退休保障
在強積金對沖機制下,打工仔的長期服務金或遣散費「沖走」金額一直有增無減,而政府預計2022年通過法例,要到2024年才能取消對沖。勞聯強烈要求政府設法縮減籌備立法、準備實施的行政時間,如撥款勞工處增聘人手專責處理,以加快進度令廣大勞工及早受惠。
政府於1月14日公佈將為月入不多於7,100元的人士,代供僱員的5%強積金供款,料20萬人受惠,勞聯對此政策表示歡迎。不過,代供設限在月入7,100元以下人士,勞聯認為受惠人數偏少,要求政府應儘快檢討強積金供款上限,令到更多低收入人士受惠於政府代供強積金政策。另外,現時約有65.4萬名15歲及以上「料理家務者」[4]卻被強積金制度所忽略,被排除於制度之外。
這些「料理家務者」是以照顧家庭為生活重心,尤其是長者照顧,讓其他家庭成員可以安心工作,並無薪酬。她們每天付出的時間,其實不比一般打工仔工時少,甚至是更長,實際是變相減輕政府安老院舍服務壓力。但現實是「料理家務者」到65歲後卻沒有任何保障,也無自立能力。
勞聯認為政府不應忽略這批默默為家庭付出、而且為數不少的家庭照顧者,應當為家庭照顧者設立退休保障制度,例如以最新的最低工資時薪及標準每週工時44小時計算出每月供款額,或是按強積金供款下限為界線,由政府出資供款5%至65歲,讓她們都可積存一小筆「退休金」。長遠而言,勞聯強烈要求政府應設立全民退休保障,讓社會上不同崗位人士也能老有所依。
6. 增撥資源加強托兒、長者社區照顧服務 釋放潛在勞動力
不少婦女基於照顧家庭的需要,無法外出工作參與社會及經濟活動。勞聯去年的調查發現超過72%的受訪工會代表認為,全面拓展社區安老及幼兒照顧服務,有助推動家庭照顧者重投勞動市場。所以,勞聯認為政府應按照地區的需要和迫切性增撥資源改善相關服務,如加強在校學童在校課餘託管服務、改善鄰里支援幼兒照顧計劃資助額、延長託兒服務的運作時間等,以釋放婦女勞動力,充份投入勞動市場。
同時,養育幼兒的費用堪稱高昂,幼兒家庭面對經濟壓力毋庸置疑。政府應增加教育資源方面的資助,降低服務收費,達至普羅家庭可承擔的水平。政府亦可參考部分地區引入醫療補助計劃,為育兒家庭提供經濟支持,對提高生育率,對提高幼兒的整體質素都有積極作用。另外,建議推出稅務優惠措施或提供其他誘因,鼓勵僱主為僱員提供託兒服務,以及加強推動各類企業僱主履行「母乳餵哺友善工作間指引」,既可加強女性員工歸屬感,又可為企業挽留人才。
我們深信,只有在整體社福及勞工環境得以全面提升和改善下,婦女才能安枕無休,全心投入職場同時更好地兼顧幼兒照顧及教育。
7. 檢討「破產欠薪保障基金」保障範圍及上調特惠款項限額
「破產欠薪保障基金」(下稱「破欠基金」),是僱員面對公司結業浪潮最後一道安全網。根據勞工處資料顯示,「破欠基金」於二零一八至一九年度,錄得4億1,320萬元盈餘,截至上年三月底,累積的盈餘高達54億3,790萬元[5]。但「破欠基金」發放的特惠款項金額脫離現實,例如基金可墊支四個月內欠薪,款項上限為36,000元,但截止2019年第三季,香港打工仔的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不包括外籍家庭傭工)為18,900元,特惠款項上限明顯追不上勞工市場的步伐。
勞聯認為「破欠基金」對勞工的保障必須與時俱進,提高「破欠基金」各項特惠金上限,並將未放取有薪產假、男士侍產假等納入保障範圍,以確保勞工得到應得的法定權益保障。同時,按現行規定工友遇到結業欠薪,要經歷勞工處落案及/或勞審處訴訟、向僱主提出破產或清盤呈請等,最少要經過七個程序才有機會取得破欠基金的特惠款項。勞聯促請政府簡化「破欠基金」特惠款項申請程序,儘快向受影響的工友發放款項,以舒緩被拖欠薪金工友的經濟壓力。
8. 撥款成立職業病研究所 檢討職業病表範圍
本港勞動人口超過398.8萬,但據政府2019年8月資料顯示,2018年經證實患職業病個案卻只有400宗[6],很多工友反映這數字不真實,例如在飲食、交通運輸行業最常見肩頸背痛、下肢勞損、半月板勞損或痛症等工作疾病,並沒有被納入職業病的保障範圍,一直為人詬病。
根據《國際職業病目錄》包含了106種職業病,內地法定職業病亦有132種,但相比本港僅有52種職業病為高,這正正反映本港職業病保障範圍不足。勞聯建議政府撥款投入更多資源,成立由勞資官三方組成的「職業病研究所」,研究擴大本地職業病保障範圍,主動針對工傷勞損比率特別高的行業,或本港行業特色引致的疾病或勞損,建立本地醫學文獻、數據,定出客觀標準為僱員提供職業病補償,如短期內研究將「頸肩背」、「下肢勞損」、「過勞死」納入在僱員補償條例職業病列表之內,切實擴大工傷保障範圍。
9. 儘快實施14週產假及提升產假薪酬至「全薪」
勞聯促請政府、立法會儘早審議及通過產假增至十四週的法案,延長產假對於婦女的健康、嬰兒的成長及發展、鼓勵母乳餵哺、激勵婦女參與勞動等都有正面促進作用。同時,產假薪酬率也沒有明顯地高於其他亞洲國家,勞聯希望政府考慮更多產假薪酬的津貼方案,甚至積極研究產假「全薪」,以鼓勵生育。
10. 增撥資源 支援前線醫療支援職系人員
現時,香港面對流感高峰期,加上新型冠狀病毒襲港,前線醫護人員及支援服務職系人員的支援措施政府不可忽視,勞聯建議預算案繼續增撥款項應對疫情、舒緩員工壓力及挽留人才,包括改善薪酬待遇、增聘人手等。
11. 租務管制與空置稅相輔相成
勞聯歡迎政府為輪候公屋超過三年的一般申請住戶提供現金津貼,望政府設法縮減實施的行政時間令基層市民及早受惠。房屋乃是民生必須品,但政府任由其價格及租金由市場自由調節,以致租金扭曲的升幅無以復加。勞聯促請政府,必須儘快設立租務管制,並與空置稅相輔相成,協助房屋市場重回正軌。同時,政府亦應研究空置稅針對二手私人單位度身訂造,騰出潛在的二手單位供應,遏止香港整體房屋的囤積炒賣,防止業主長時間不出租空置單位,從多角度深思及處理基層的居住及房屋問題,以舒緩公屋輪候壓力。
12. 檢討稅制
勞聯建議調高個人和已婚人士入息免稅額,以及供養父母及子女免稅額;退稅及寬減差餉,以減輕市民負擔。另外,勞聯要求政府研究擴闊稅基,如在金融和地產市場設立資產增值稅。
13. 優化產業發展 促進社會繁榮
勞聯在去年進行了問卷調查,收集各成員會對所屬行業未來發展或改善方向提出意見,綜合受訪工會代表對優化產業發展的意見,建議如下:
- 優化香港工程業界發展
1. 檢討工程界別人員醫療保險計劃、工程保險
2. 加強管制各項樓宇維修項目,如消防系統
3. 加強推廣職業安全
4. 政府加快落實各項資助工程撥款申請
- 優化交通運輸業發展
1. 商用車輛(不包含電單車、機動三輪車及私家車)豁免隧道費用
2. 大幅增加停車場、泊車位及上落客、貨車位
3. 增加《海運及空運人才培訓基金》資助項目及津貼科目,並加強向公眾推廣
4. 強化香港航運發展局職能,推動香港發展高端航運物流
- 優化服務行業發展
- 檢討勞工法例,為獨立工作者提供更多保障
- 設立基本生活工資線,保障基層僱員
- 設立有薪教育假期,鼓勵僱員持續進修
- 劃一勞工假與公眾假期至十七天
- 優化飲食行業發展
1. 推動香港成國際廚藝及餐飲服務培訓中心
2. 強化食物安全管理,打造本港食物安全的國際信譽
3. 打造國際食物安全檢測中心,推動香港成優質食物貿易市場
4. 提升本港飲食業人員的專業形象,建立國際認可的専業資歷制度
- 優化資訊電子行業發展
1. 檢討現行法規,拆牆鬆綁創造有利營商環境
2 設跨部門合作機制,並積極提供測試用土地
3. 增加大學及研究撥款,培育本地科技人才
4. 投放資源推動發展本地多元科技產業
港九勞工社團聯會 謹啟
二零二零年一月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