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聯就不適切住屋問題的意見書 難覓容身處 住屋悲歌奏不停 本港租金世界第一,為一片瓦遮頭港人生活質素一再下降,愈住愈淒涼。超過 21 萬人被迫忍受非人生活,由住劏房變住棺材房,住市區變住荒郊;有居住在「山區」 寮屋的劏房戶,每日徒步逾句鐘上山回家,木間劏房無窗無廁, 6 歲女童最大的心願竟是在家中沖涼;住在一屋十八伙棺材房的老租客被跳蝨咬破皮囊, 面對惡劣的居住環境變得麻木,一句「 只要你未想死,想生存下去就會慣!」 道盡無限淒酸。人生被住屋問題壓垮,有人最終因交不起租,露宿街頭,概嘆「這個社會,讓我無處容身!」 一幕幕港人住屋悲歌,由各大傳媒揭示出來,數量多不勝數,反映香港住屋問題刻不容緩。但政府宣布全面接納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的增加土地供應建議後, 至今仍乏善可陳。政府施政未能有效紓緩市民住屋窘境,勞聯認為當務之急, 政府應全面改革房屋政策,多管齊下增加住屋階梯,並向輪候公屋的家庭提供支援,以此減輕市民住屋壓力。 根據德意志銀行研究部發表《2019 全球物價報告》 1, 本港房屋政策失當,已影響全港市民。 香港的平均房租的費用在世界 56 個國家中排行第一,一個二人在職的家庭,在撇除房租開支後的人均可動用收入,僅為 557 美元(約合 4344 港元),較 2014 年的 1050 美元(約合 8190 港元)少近半,直接導致港人生活下降。根據《報告》顯示,香港人的生活質素指數位列 44 位,比印度更差,較 2014 年大跌 12 位,這反映港人生活質素,正被高昂的住屋開支及通脹,不斷蠶食。 「 上車」 難,上公屋亦難!一直以來「上公屋」是不少基層改善生活的夢想,但根據房委會數字,截至今年 9 月底,仍約有 25.75 萬宗公屋申請2,一般申請者平均輪候時間長達 5.4 年。由李鳳英到潘兆平, 勞聯的立法會議員, 多年來都提出政府要為公屋輪候冊上的住戶提供租屋津貼,以減低租金負擔,但政府一直置若罔聞, 藉詞以租金津貼會變成業主的額外租金為由,拒絕考慮。 直至今年十月,在民怨大爆發的背景下,政府才慌忙在施政報告中表示, 研究為包括輪候公屋人士、非公屋、非綜援的低收入住戶,推出恆常現金津貼計劃。 港府後知後覺,相反澳門政府早於 2008 年,為減輕社會房屋(類似香港的公屋)輪候家庭的住屋負擔,推出《社會房屋輪候家團住屋臨時補助發放計劃》 3,每月發放住屋補助金,為期 12個月。該行政法規,其後每年均獲澳門政府延續,按現行的標準 1 至 2 人家庭每月補助金額可獲 1650 澳門元, 3 人或以上家庭則為 2500 澳門元。勞聯認為政府應參考澳門的相關措施,並應考慮同時設立租務管制措施,限制租金升幅,並可直接處理業主濫收水費及電費等的情況。 住劏房蝸居慘過坐監! 中大未來城市研究所 2015 年發表的香港劏房租金指數與住屋環境調查報告4,發現劏房住戶人均居住面積僅 47.8 平方呎,較 2013 年人均居住面積 67.6 平方呎,大跌近 3 成, 遠低於本港監獄一個的獨立囚倉 75 平方呎的標準。 根據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於出版的《適切居所的權益》 5說明,「適切」的居所除了要滿足一般住宅遮風擋雨的功能,還須保障居民擁有安全、平靜、具尊嚴地生活在某處的權利。不少地區亦訂立了「最小居住面積」標準,如英國要求人均居住面積最低為 75 平方呎,日本則高達 199 平方呎,台灣亦規定一人居所最小面積為 140 平方呎,法國單人最小居住積則規定為 107 平方呎。 長遠而言, 勞聯認為, 政府應調整房屋政策, 在規劃時加以考慮「適切居住權」訂立人均居住面積標準, 確保市民可有尊嚴地生活。 夾心階層面對屋住的前景更為絕望,申請公屋不合資格,自置物業難上加難,勞聯認為政府必須增加租住公屋階梯,興建類似香港房屋協會轄下的乙類屋邨「中產公屋」,為無力上樓的夾心階層提供租金較高、設施較佳的公屋。 同時, 政府亦應帶頭興建過渡性房屋及青年宿舍,紓緩迫切的住屋問題。 先安居才可樂業!根據勞聯早前的施政報告期望調查結果6, 73%的受訪工會代表認為政府最應優先解決住屋問題, 勞聯期望政府能以傾城之力,鼓起最大決心,解決本港深層次矛盾的癥結。 港九勞工社團聯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