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4/2024
保本地工人飯碗 設外勞退場機制 保障平台工作者 提高工傷職安意識
新冠疫情結束以來,香港社會復常、經濟復甦,也面對新的挑戰和機遇。包括經濟實際復甦力度稍遜預期,市面上卻出現旺丁不旺財現象,也頻傳本地商鋪結業的消息,本地勞工市場前景、就業實在令人擔憂。截止2024年4月18日特區政府公布的最新失業率及就業不足率分別為3%(111,700人)及1.1%(40,000人),對比上一個時間數字有輕微上升。加上政府擴大輸入外勞,本地勞工憂慮自己飯碗朝不保夕在所難免,更在不同行業中衍生出各種問題和矛盾,特區政府必須予以重視及解決,以保障本地勞工優先就業,包括加大少數族裔就業支援。另外,對於持續增加的平台工作者就業人數,本港至今仍未能提供有效的勞工保障,相關法例也落後於內地或其他國家和地區。勞工是社會的根本和支柱,本地勞工的就業、生計、前景要有切實的保障,才能令香港來之不易的繁榮與穩定持續穩固。就此,勞聯提出以下勞工政策改善意見:
一.設立外勞退場機制 ...
22/04/2023
一年一檢免滯後 確保工資能支撐生活
勞聯對優化法定最低工資檢討機制意見書
最低工資委員會現正就優化法定最低工資檢討機制進行諮詢,勞聯社會事務委員會認為現時 檢討周期滯後、水平調整機制仍未能充份保障基層僱員,促請確立「一年一檢」檢討周期,如...
22/04/2023
一年一檢免滯後 確保工資能支撐生活
勞聯對優化法定最低工資檢討機制意見書
最低工資委員會現正就優化法定最低工資檢討機制進行諮詢,勞聯社會事務委員會認為現時 檢討周期滯後、水平調整機制仍未能充份保障基層僱員,促請確立「一年一檢」檢討周期,如...
19/04/2023
【新聞稿】 勞聯對各行業工種職業安全問題意見
勞聯(港九勞工社團聯會)一直關注各行業工種職業安全問題,勞聯職業安全及健康推廣委 員會主任鄭秀娟女士與勞聯副主席儲漢松先生,聯同勞聯七大行業的工會代表,於今日(4...
22/02/2023
致:財政司司長陳茂波, 大紫荊勳賢, GBS, MH, JP
勞聯回應2023 年財政預算案
融入國家發展拓繁榮促進本地就業需改善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今日(22 日)正式發表,顯示政府積極配合國家發展大局,著力於創新科技、數碼經濟、航運中心等國家規劃,為其訂定更為明確的框架及方向;勞聯亦樂見政府採納本會提出再派發電子消費券、寬減薪俸和個人入息課稅、續推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以及減免全港住戶電費等建議,也適度調整了住宅物業從價印花稅的稅階。預算案為香港畫下經濟發展藍圖,但在鼓勵本地人才就業或協助轉業方面卻空洞無力,勞聯認為沒有穩建本地人才,再宏大的願景也只會淪為空話,另外因應社會及各行業復常的步伐及面對的困難不一,勞聯認為政府必須因應行業困難提供政策及資源上的支持,提出以下建議:
1. 推出「保本地人才津貼計劃」
今次預算案提出多方面發展政策框架,但卻輔以「吸引外地人才」為主要基調,試圖以此解決本港人手問題並進動產業發展,但其實問題癥結亦在於本地勞動人口參與率低。政府應著力提高勞動人口參與率,而非純粹輸入外地人員。勞聯建議參考「中高齡就業計劃」,推出「保本地人才津貼計劃」鼓勵市民重返就業市場,投身於人力需求殷切的行業(如交通運輸物流、建造、安老護理、飲食等),向他們提供薪金以外的留任津貼。
2. 加強青年就業及工友轉業支援配合社會發展
預算案推廣應用教育文憑,開始重視職專教育,是正確方向,可惜對在學青年仍未夠足夠的實習、就業支援。此外更未有論及現有本地人才及員工,尤其是已畢業多年、年資豐富的壯年及資深員工,他們應該有甚麼發展方向?實在欠缺指引。恐怕有礙於行業傳承發展,甚至造成惡性循環,長遠不利於本地經濟穩定發展。勞聯認為對於特別困難行業,仍然需要協助員工復業。
3. 獎勵生育促進社會經濟持續發展
綜觀全篇預算案,除了增加子女免稅額以外,對獎勵生育政策欠奉,教育行業及創新科技業將會最受影響,未來香港或許只能純粹依靠輸入人才,造成發展不穩定局面。勞聯建議推出恆常措施,為父或母親為香港永久居民的每名新生嬰兒提供有期限津貼及增設有寬減上限的扣稅額。
4. 釋放勞動力令婦女得以投身職場
預算案投放一億元支援婦女,屬於好開始,但缺乏相關政策從旁協助,尤其是在校、社區託管服務及社區照顧的幫助,完全未有提及,令很多婦女都無法投身工作,又談何就業轉業?勞聯建議政府增撥資源,幫助小學舉辦在校課餘託管及活動,助力婦女投入職場。
港九勞工社團聯會謹啟
2023 年2 月22 日
17/01/2023
致:勞工處
陳穎韶 處長
完善勞工政策加快香港復常之路
疫情肆虐多時,香港終於逐漸步向復常之路,然而香港勞工待遇等狀況仍然令人擔憂,2022年對於勞工界來說可算是「難忘的一年」,多宗大型工業意外,工傷數字等歷歷在目,情況令人心酸,香港貴為國際大都會,但勞工政策仍然落後,對勞工的保障依然不足,員工繼續處於弱勢一方。據統計處資料顯示,雖然2023年9至11月的失業率降至3.7%[1],但勞工市場的狀況仍然非常嚴峻不可忽視,打工仔女的待遇未有跟上「復常之路」,局部失業,開工不足的情況仍然比比皆是,當局亦要避免因失業率有所下降而誤判勞工市場好轉,勞工政策仍然有大幅度改善的空間,勞工永遠為社會之根基,鞏固根基方為治港良方,在新上場的政府班子帶領下,勞聯期望有關當局繼續聆聽工友的意見,披荊斬棘完善勞工政策,就此港九勞工社團聯會(下稱:勞聯)建議:
一.最低工資一年一檢
現時最低工資只有約人均本地生產總值(GDP)水平的24%,香港貴為國際城市,出現此情況著實令人無法想像,失卻了保障的功能。歸根究底是兩年一檢的漏洞,以致最低工資的金額經常性滯後,達不到保障之效。最低工資只為保障基層之員工,即使調整對僱主的影響甚微,遺憾的是最低工資已凍結足足四年,四年來時薪只有37.5...
07/01/2023
致:勞工處處長
《預防工作時中暑指引》諮詢文件意見書
勞工處於 12 月至 1 月召開了四場有關《預防工作時中暑指引》的諮詢會議,收集各界對《預防工作時中暑指引》的意見,本會(港九勞工社團聯會)一直關注酷熱天氣下工作的職業安全問題,認為現時京士柏暑熱指數未能反映各類工友工作環境的熱壓力情況,對反映室內場所的熱壓力情況是明顯不足的,因此本會認為指引需加上其他數據方能確切完善,以下是本會對訂立《預防工作時中暑指引》的意見:
1....
03/08/2022
致:《2022 年職業安全及職業健康法例(雜項修訂)條例草案》委員會
陸頌雄主席及全體委員
【勞聯對2022 年職安健條例修訂的意見】
本港職安健法例罰則一直為人詬病:罰則偏低、欠阻嚇力、無助改善僱員,僱主罔顧安全導致工人死亡的懲罰平均僅為2...
04/05/2022
致:香港特別行政區
行政長官 林鄭月娥 女士,大紫荊勳賢,GBS
改善勞工待遇 創造上流機會
五‧一勞動節 勞聯八大勞工政策倡議
新冠疫情(COVID-19)持續反覆,勞動市場陰霾未散,失業人數再度攀升至5%,就業不足率回升至3.1%。隨著第五波疫情的爆發,無薪假/停工、開工不足、減薪減福利,甚至解僱結業潮此起彼落,「在職貧窮」這一勞動現象成為「疫」境期間新常態,可見勞工市場前境並不明朗。在「五‧一國際勞動節」前夕,勞聯提出以下短、中、長期勞工政策倡議,強烈要求政府正視並完善本港勞工保障。
1) 兌現承諾...
23/02/2022
勞聯回應2022年度財政預算案
紓困措施見突破 長遠難題待破解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公佈之際,香港正經歷自疫情爆發以來最為嚴峻的時刻,確診個案數目屢創新高。隨著防疫措施一再收緊,愈來愈多行業受影響停業,百業俱廢。勞聯樂見政府汲取本會提出「租金扣稅」、「降低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領取門檻」、「電子消費券」及「延續百分百擔保個人特惠貸款計劃」等的建議,引入住宅物業累進差餉制度,尤見政策思維有所突破,有利社會收入再分配;另一方面,政府雖一再提出創造更多優質、多元的就業機會,然而力度明顯不足,諸如提升社會向上流動機會、失業保障制度、加強社區兒童託管及協助工人轉型轉業等都流於表面,社會深層次問題仍有待破解,勞聯冀政府能進一步完善相關規劃,並提出下述建議:
1. 失業貸款非萬能 應設恆常制度支援失業及開工不足
疫情的再度打擊下,經濟勢必難以短期內翻身,可預視未來失業率會不斷惡化,然而是次預算案單純提及會延續「百分百失業貸款」及加大貸款額,並盡量協助疫情下收入大幅減少的人士。然而,勞聯認為協助疫情收入大幅減少人士,貨款不應只是唯一方法,勞聯認為政府應向他們提供額外的現金支援,長遠應設立更全面且恆常化的失業援助機制。
2. 完善有時限職位 加快聘請抗疫職位
政府再三預留66億元,增設有時限職位,然而截至去年底,兩輪計劃只有4萬5千個職位已入職,佔整體職位的7成5,情況不甚理想。為紓緩因疫情及抗疫措施導致的失業情況,勞聯認為有必要改善過往為人詬病的「招聘慢、入職慢」狀況,特別是加快與防疫抗疫相關的職位,待失業市民盡快就業比單純的濟助來得更重要。
3. 推動職業教育欠力度
毅進文憑課程資助計劃是青少年追夢的其中一個途徑,政府打算再作優化並恆常化,無疑是令人鼓舞,勞聯認為政府在推動發展職業教育的力度不足,應加強推動技能技術學科的發展,長遠推動學術教育與職業教育雙軌發展,才能惠及更多學生,為港培養更多元化人才。另外,「持續進修基金」資助上限雖由每人2萬元增加至2.5萬元,並撤銷年齡上限,但政府亦應檢討相關課程的數目及質素,再進行完善,長遠下來才能令「自我增值」蔚然成風。
4. 擴大消費券使用範圍 延長使用期限
去年度的電子消費券,不適用於繳交水電費或稅項,許多基層市民期望消費券可用於這些涉及生活的必須開支,並期望能延長電子消費券期限。
港九勞工社團聯會
2022年2月23日
26/01/2022
致:香港特別行政區
行政長官 林鄭月娥 女士
封樓強檢 勞工生計要保障
Omicron 疫情在社區大爆發,葵涌邨多座樓宇先後被政府封樓強檢多日,不少居住該邨或該樓的會員指,封樓檢測期間被僱主要求放取無薪假或年假,甚至有一少部份勞工被解僱的情況。港九勞工社團聯會(下稱:勞聯)對於因為圍封而導致缺勤的勞工,在完成醫學監察及檢疫期後能否向衞生署當局申領「病假證明書」一事表示萬分關注。勞聯認為,打工仔女響應政府號召參與/...
24/01/2022
疫襲三年 停工減薪斷生計
促保飯碗要添飯 莫護空碗無米炊
勞聯對 2022-2023 財政預算案的建議
政府正就新一年度《財政預算案》展開公眾諮詢。勞聯及勞聯立法會議員林振昇、周小松,分別於1月18日去信政府及於1月24日與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進行視像會議,反映工友的訴求,並提出勞聯建議。勞聯認為疫情反覆無常,市民屢受衝擊持續面對停工減薪等情況,正處水深火熱的困境。另一方面疫情加速經濟轉型,不少傳統行業凋零,勞聯認為政府首要做好紓解民困的工作,同時加強就業支援,並擴大職業教育的資源投入,做好培育人才及協助轉型的措施,以配合再工業化及創新科技等新興行業發展,打穩基礎。勞聯對2022-23年度財政預算案提出五項建議,期望政府以短期補助與長遠發展並行的思路,借鑒內地共同富裕的概念,在包括房屋、人力資源、就業等等範疇加大資源扶持,全面向共同富裕的目標解決貧窮問題。
一、精準支援,創職位助抗疫,協助轉型再就業
建議政府增加社區疫苗接種中心向旅遊業從業員提供的短期職位數目,並透過政府各部門及撥款機構加強開創臨時職位,尤其是與防疫抗疫相關,為受疫情影響的工友提供更多就業機會;並建議向受防疫政策影響生計的從業員,發放不少於9,000元現金津貼。與此同時,政府亦應鼓勵受疫情影響的從業員(如飲食、旅遊、美容等),考取資歷架構或過往資歷認證,並提供額外的現金津貼,增撥資源加強協助失業人士再就業或轉型至安老服務等人手需求殷切的行業。
二、再推消費券減負擔,調升補貼助基層
勞聯期望政府再推出消費券,向合資格市民發放不少於 5,000 元的消費券,減輕市民生活負擔,同時刺激經濟;向住宅用戶延續新一輪的電費補貼計劃,並調升補貼金額;盡快再次降低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的領取門檻由400元減至200元,補貼金額上調至500元,並考慮計劃恆常化,降低市民出行成本;此外,稅制是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手段,建議政府進一步優化累進稅的稅階安排,並增設租金扣稅安排,向沒有物業的私人住宅租戶提供免稅額,減輕住屋壓力。
三、加強勞工保障,關顧基層勞工
疫情持續,冀望政府延續「百分百擔保個人特惠貸款計劃」,並擴闊至停工/無薪假人士可申請。另一方面,綜援制度不可取代失業援助,促請設立更全面且恆常化的失業援助機制。此外,奪命工業意外頻生,勞聯倡議政府成立中央僱傭補償基金,讓受傷工友得到及時援助。政府應承擔對基層勞工「勞動有價」的基本保障,建議政府延長「在職家庭津貼計劃(職津)」放寛工時要求的措施。
四、增撥資源發展職業教育,拓展產業多元化
政府應投入資源發展職業教育,撥款成立職業教育推廣基金,加大宣傳推廣力度及拓展多元化培訓人才的措施,發展職業教育實習機會,鼓勵企業參加實習計劃等等。此外,增加申領持續進修基金的上限至40,000元,鼓勵市民終身學習,拓展專業。
五、增撥資源以扶老育幼,釋放婦女勞動力
勞聯促請政府增撥資源提升居家安老的服務及配套,以及為長者改善家居環境,同時進一步增建安老院舍。提升長者醫療券計劃累積金額上限及高齡津貼(生果金)每月金額,減輕長者生活支出的壓力。另一方面,為紓緩學習開支的壓力,建議政府倍增學生津貼金額至5,000,並增加子女免稅額,又或擴闊至配偶二人均享子女免稅額,以及建議政府盡快設立兒童醫療券,全方位減輕照顧子女壓力。增撥資源資助幼稚園加強在校託管服務,並支援小學拓展留校活動及功課輔導,釋放婦女勞動力同時創造更多照顧學童的就業職位。
港九勞工社團聯會 謹啟
2022年1月24日
勞聯主席、立法會議員林振昇就新一年度《財政預算案》與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進行視像會議。
勞聯主席、立法會議員林振昇向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提出勞聯五項建議。
勞聯秘書長、立法會議員周小松反映工友持續面對停工減薪等情況,正處水深火熱的困境。
06/10/2021
規劃宏大有突破
紙上談兵易 實踐見真章
勞聯回應2021 年《施政報告》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公布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勞聯歡迎政府聽取了本會包括推動再工業化、發展體育文化產業和解決住屋問題等多項建議。勞聯認為是次《施政報告》具突破性,規劃結合鄰近地區未來發展作出整體考慮,充份利用一國兩制的優勢,為香港制定長遠而宏大的發展格局,明顯擺脫以往短視作風。然而,紙上談兵容易,實踐才見真章。勞聯希望政府坐言起行,落實有關規劃。
勞聯重申房屋問題僅為社會矛盾成因之一。要將香港打造成宜居宜業的地方,勞聯認為在勞工、福利、推動多元就業及社會保障等政策上,政府仍須大刀闊斧進行改革,創造優質的就業環境、體現勞動價值、化解貧富懸殊問題才能贏得市民認同,為香港創建可持續的美好生活。
勞聯認同施政報告有關房屋政策的建議,包括不拘一格覓地建屋、加快舊區重建、收樓程序,推出過渡性房屋措施並提供現金津貼試行計劃,向合資格的公屋輪候申請戶發放津貼等。
勞聯亦希望未來鐵路及填海等大型基建工程,會為業界帶來更多就業機會。勞聯明白發展多元產業的重要性,就施政報告提出的生命健康科技產業的遠景表示欣賞,但整體而言亦未有對香港的多元經濟及發展做出有效的支援,在優化產業結構方面亦未有長遠的規劃。
香港要可持續發展關鍵在人,但在政府施政報告中沒有詳細論述釋放勞動力和發展人力資源的政策,職業技能培訓亦未受重視。勞聯認為「行行出狀元」,促請政府提高職業的專業化、加強職業教育。此外,施政報告中提到「優才計劃」的年度配額倍增至4000...
30/09/2021
致: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林鄭月娥女士,大紫荊勳賢,GBS
優質就業創新出路
完善產業結構 改善收入分配
勞聯對2021年施政報告建議
長久以來,政府施政時甚少考慮勞動價值的體現,僱員實質薪金的加幅追不上GDP增長,2010年至2019年間香港的勞工生產力指數平均按年增長率更放緩至2.1%,較2000年至2009年3.3%為低[i],市民沒有分享到合理的經濟成果,加上收入再分配政策失效,市民對改善生活的無力感轉化成民怨,隨着社會政經局面逐漸恢復穩定,勞聯認為政府制定施政方針時,必須要集中力量做好社會資源再分配,為市民創生路為香港創出路,讓努力工作的市民能夠分享合理經濟成果,才足以化解以往社會的積弊,讓老有所依、幼有所養...
03/08/2021
致:勞工及福利局局長 羅致光, GBS, JP
【意見書】
提高破欠特惠金上限 縮短維權申索程序
打工仔悲歌 「畀錢追欠薪、人工折上折、攞錢等一年」
破產欠薪保障基金(下稱「破欠基金」)年年「賺大錢」,截至去年底破欠基金的累積盈餘近62億,然而欠薪慘況持續,過去兩年皆超過3,000宗申請,而且有近三成申請人,無法取到全額欠薪補償,「有汗出無糧出」,平均更要等九個月才能成功領取破欠款項。這反映當前的欠薪保障未如理想,政府多年來未有正視保障大落後,以致出現「畀錢追欠薪、人工折上折、攞錢等一年」的荒誕鬧劇。為令政府正視被欠薪工友的苦況,改善勞工權益,港九勞工社團聯會(下稱「勞聯」)致函 ...
27/04/2021
致:交通運輸業保險事宜聯合小組委員會
交通運輸業界購買汽車保險事宜意見
近日,勞聯交通運輸行業委員會(下稱:勞聯)收到不少業界司機對交通運輸業保險事宜聯合小組委員會就「運輸業界購買汽車保險」建議的解決方案反映意見,尤其對於由司機購買第三者保險,而非車主,將問題及責任全歸於司機身上這一「離地建議」十分不滿。本會希望委員會能平衡交通運輸業界各方情況和需求,切實制訂一個完善的解決方案:
交通意外和索償資料庫造成社會標籤及過份收集司機資料
不少業界職業司機對於設立交通意外和索償資料庫(下稱:資料庫)持反對意見,大部份司機認為資料庫只有利保險公司釐定保費、車行/車主剝削司機。過往紀錄並不能代表司機現時的駕駛情況,反而會導致司機被社會標籤化。再者,交通意外的發生可能涉及各種原因,包括天氣/環境、車輛保養維修、其他道路使用者行為等等,若只是單純地根據過往紀錄去作風險評估,除未必能夠反映實際情況外,更對司機造成不公平的現象。所以,建立資料庫助減低發生交通意外的風險,對司機而言這一舉措,就是影響他們的就業/開工機會,甚至資料庫會記存的資料包括違例駕駛記分制度下的記錄,司機亦認為是嚴重過份收集個人資料,十分擔憂資料庫成為保險公司/車主的剝削司機的利刃。
提供誘因及支援加強車主為車輛安裝設駕駛輔助功能系統
勞聯及業界司機認同車輛安裝設駕駛輔助功能系統、行車紀錄器能有助提升駕駛及道路安全。所以,勞聯認為政府可提供誘因,在軟件硬件上提供支援,從源頭上減低發生交通意外的風險,同時培養司機良好的駕駛態度,治標又治本,達至雙贏。
如有任何查詢,請致電2779...
08/04/2021
致: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
限制查冊唔理想,工人維權更惆悵
政府即將收緊《公司條例》,擬禁查閱公司董事通常住址及完整身份證號碼,料最快月內刊憲實施,勞聯權益委員會(下稱:勞聯)十分關注有關做法會否嚴重阻礙工人向公司/僱主申索法定權益。
儘管政府聲稱,新查冊安排不會對必要的文件傳送構成阻礙。然而,勞聯在協助工友的勞資糾紛過程中,不少個案的公司/僱主通訊地址失效情況亦時有出現,尤其一些公司結業或店舖拉閘個案。新查冊安排下,在通訊地址失效下申索工人需得法庭批准方可索取董事/僱主住址,及後才能發出傳票,變相令工人在勞工處調解或法庭審訊前,須經多一重關卡方可繼續進行法定權益申索,俗語說:「未見官先打三十大板」,大大延長了工友申索時間,甚至可能需付出更多費用,變相縱容無良僱主,對已被公司/僱主拖欠法定權益而傍徨無助的工人而言是極不公平。
「公司查冊,甚至董事查冊」是工人申索法定權益時的必要項目,亦是小額薪酬仲裁處或勞資審裁處等法庭「落案」發出傳票的基本要求,目的就是將傳票準確無誤地寄送被告公司或負責人手上。勞資申索個案一般需時數月,甚至半年方能解決,一旦傳票拖延或無法發出,工人不但要面對冗長的申索期,甚至有機會因查冊難關而無奈地被剝削法定權益。所以,勞聯認為新查冊安排不應再增加工人申索法定權益的關卡、程序和時間,甚至避免查冊成為公司/僱主逃避支付法定權益的漏洞,故要求政府再優化查冊安排和當中執行細節:(1) 擴闊「指明人士」範圍,應包含法定權益申索人在內;(2) 就勞資糾紛申索個案,「指明人士」即公職人員(勞工處、法庭調查主任等)應主動為申索人申請董事/僱主住址查冊,以簡化申索程序和節省時間。
港九勞工社團聯會
權益委員會
二零二一年四月八日
11/03/2021
勞聯就全國人大「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的決定」的聲明
勞聯認為,有關選舉制度的改革,可以防止支持港獨、分裂行為及勾結外國勢力損害國家安全的人士參與各項公職,使一國兩制在香港得以繼續落實。我們相信決定不會影響基本法賦予香港市民的權利,也期望未來的立法會及選舉委員會能讓各階層及各界別的代表參與,反映香港的多元聲音。
勞聯理解中央對維持香港社會大局穩定、維護國家安全的決心,支持透過完善選舉制度堵塞相關漏洞和消除隱患,確保管治者愛港愛國。
勞聯期望,選委會和立法會各界别代表比例的調整,可以使勞工、基層的聲音得到加強。期望未來參與香港管治的人選,必須具備更高的治理能力,從而解決困擾本港多年的深層次問題,如住屋、貧富懸殊、勞工保障不足、青年人缺乏向上流動的機會等,讓香港重回穩定發展的前進道路。
港九勞工社團聯會
二O二一年三月十一日
08/03/2021
《疫情下婦女入息及情緒變化》
港九勞工社團聯會婦女事務委員會(下稱:勞聯婦委)一直關注基層婦女的工作情況及需要,疫情由2020年初爆發,至今已超過一年,「婦女」身處「疫市」困境,究竟受到那些衝擊?其入息及情緒又因此而引致那些改變?
勞聯2021年1月起開展「疫情下婦女入息及情緒變化」的問卷調查,訪問近227名來自社會各階層的婦女,了解其在疫情下入息及情緒前後變化,結合各方面因素,勞聯在三八國際婦女節舉行請願行動,要求政府優化失業貸款機制,加強婦女就業支援,立法推行家庭友善政策、鄰里支援幼兒照顧計劃(社區保姆托兒服務)等,協助基層婦女平衡就業及照顧家庭需要。
是次調查對象為年滿18歲或以上的女性,超過55%受訪者表示疫情前家庭總收入超過2萬或以上,疫情發生後,只有36%受訪者家庭總收入超過2萬或以上,其中家庭總收1萬港元以下的受訪者更由17%上升至22%。按政府統計處,2020年第二季的家庭入息中位數為2.55萬元,反映不少受訪者的家庭總收入在疫情爆發後減少,情況不容樂觀。
經濟前景不明朗,在職婦女受裁員減薪的威脅,擔憂事業前途,同時「在家工作」更使個人生活和工作的界限變得模糊,再者作為家庭照顧者,持續的疫情已經令照顧者及其家庭成員身心俱疲,影響休息時間減少,調查顯示超過70%受訪者表示過去半年內的工作壓力呈上升趨勢。
與疫情相關的三大憂慮是「家人感染疫症」(71%)、「缺乏社交活動」(54%)和「子女的學業」(31%),疫境下逾34%受訪者感到神經衰弱。同時逾24%受訪者對長時間在家裡照顧家人及防疫工作,倍感壓力。整體來說,接近42%受訪者亦表示面對家人時都產生各種負面情緒,例如煩躁、易怒、激動等等。各種的負面情緒和壓力影響,近31%的受訪者都表示對生活感到恐慌;甚至影響身體狀況,例如頭痛、肚痛或其他身體不適(8%)。
疫情下逾62%受訪者表示政府需要增加就業支援(招聘方面)、逾62%表示支持提供失業援助,逾55%受訪者希望增加社區照顧(幼兒、殘障、長者)。
勞聯建議拓展幼兒照顧服務以協助她們投入職場。同時受疫情影響,婦女及其子女「被困」家中時間大增。政府應加強對婦女支援,以舒緩疫情下家人之間的磨擦,平衡工作和家庭的需要。
~ 面對疫境要同心...
25/02/2021
勞聯回應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曙光猶現 力有不足
貸款援助並推始能助解困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勞聯樂見政府汲取了本會提出「設立失業貸款基金」、「派發電子消費券」、「資助大廈進行渠管檢查」、「開創臨時職位」、「放寬職津工作時數...
29/01/2021
致:勞工處
孫玉菡 處長
勞聯對「提高職業安全及健康法例的罰則」意見
根據勞工處公佈的「2020年上半年職業安全及健康數字」[1]顯示,12502宗個案中有113宗為死亡個宗,可見致命工業意外高企,單單是2020年12月上旬短短九天時間就發生了4宗工業意外,2死3傷。過去,不少嚴重或致命工業意外個案法庭判處僱主的處分過低,助長了僱主「膽搏膽」或僥倖心態,難以產生阻嚇力,工人生命安全容易被僱主漠視。港九勞工社團聯會(下稱:勞聯)過去一直向局方反映加強罰則方面的訴求,對於勞工處終肯落實「提高職業安全及健康法例的罰則」表示歡迎及支持,但仍有以下建議:
設最低刑罰起點,建立定罪名冊
1955年訂立的《工廠及工業經營條例》和1997年訂立的《職業安全及健康條例》及其附屬規例已逾二十年無修訂過,人命高於一切,政府及僱主不應以經濟不景為藉口拒絕修訂法例。勞聯及本港打工仔萬分期望勞工處將「僱主一般責任條款」、「可公訴罪行」最高罰款及監禁刑期調高的法例在今屆政府任期內儘快通過。同時,勞工處應為不法僱主各項違例行為,尤其嚴重或致命工業意外個案制訂最低刑罰標準,否則難以保證相關法例能起到應有的阻嚇之效。就此,勞聯建議勞工處建立「違反職業安全健康定罪公司名冊」,量刑時除參考定罪公司的營業額外,更應審視該公司是否「慣犯」,如是法庭就應調高刑罰起點,從根本上加強對僱主的阻嚇力,變相鼓勵僱主重視前線員工的職安健培訓,以及提供足夠而合適的安全設備。
成立勞、資、官三方專責小組,檢討和研究高危工種安全指引
勞工處「2020年上半年職業安全及健康數字」顯示,致命工業意外建造業有22宗,運輸、倉庫、郵政及速遞服務有19宗,專業及商用服務有27宗。勞聯建議勞工處應儘快成立勞方、資方及勞工處處長為代表的專責小組,以務實態度檢討和研究改善高危工種工作的安全指引,助僱主及僱員改善工作環境及各項流程安全設定,及改善工人的工傷保障,包括保險、賠償、治療及復康服務。
「安全出門,安全回家」是人人渴望的,但每年總有家庭因為工業意外而失去家人。政府在推動僱主承擔更多職業安全健康責任方面應提供財政資助或技術支援,更應與業界建立或檢視現有制度及實際做法,做好把關工作,向工業零意外的目標進發。
勞聯權益委員會 ...
23/01/2021
致財政司司長陳茂波 大紫荊勳賢,GBS,MH,JP
防疫 紓困 救經濟
勞聯對 2021-2022 財政預算案的建議
本港疫情持續升溫,令人憂慮情況走向失控。勞聯認為平復疫情方能轉危為機,強烈敦促政府採取更果斷的防控措施,...
25/11/2020
願景美好 現實難過
抗疫有心無力 支援空洞乏力 復蘇無能為力
《勞聯對2020年施政報告回應》
特首林鄭月娥發表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勞聯歡迎政府在施政建議中,接納了本會多項建議,如落實向輪候公屋超過3年的申請人提供租金津貼、善用新鐵路項目發展公營房屋、創造就業職位等。另一方面,勞聯樂見政府推出多項促進與大灣區城市融合的措施,以及加快基建、舊區及公屋重建,以增加房屋供應、改善市民居住環境,為市民描繪了美好的願景。然而,本港遭受新冠肺炎疫情連番蹂躪,經濟重挫、失業惡化,抗疫救經濟成為香港唯一出路,《施政報告》有關抗疫防疫的措施仍顯得畏首畏尾,疫症短期內難見清零,亦未見有果斷的刺激經濟方案,支援失業方面,至今仍無視社會要求推出失業援助金的普遍共識,令人失望。《施政報告》對目前正失業的工友而言是望梅止渴,「明天會更好,今日過唔到!」
勞聯認為政府在抗疫防疫方面,依舊未有擺脫蕭規曹隨的思維、「願檢盡檢」小修小補漸進微調的抗疫態度,不足以解決當前巨大的難關,勞聯認為在危難當前政府必須果敢有為,促請政府進一步擴大強制檢測範圍,並推出全民檢測2.0,並向參與全民檢測的18歲以上居民發放3000元抗疫消費券,以增加全民檢測的成效,同時刺激本地經濟循環,為經濟復蘇注入強心劑。同時,推出失業援助金,直接向失業人士發放每月9,000 元為期6 個月的應急現金津貼,以及時濟助失業人士。長遠而言,政府必須制訂恆常的支援失業的措施,如設立失業貸款基金,以月入中位數為上限,向短期失業人士提供6 個月的應急貸款。
勞工政策方面,勞聯樂見政府承諾爭取在本屆政府任期內把劃一17天法定假期的法例草案提交立法會審議,勞聯促請政府必須盡快落實。必須指出的是,《施政報告》對取消強積金對沖方案隻字未提,勞聯強烈要求,政府立即澄清是否存心「走數」,並要求政府履行承諾,於今屆立法會會期內提交取消強積金對沖草案,確保落實取消強積金對沖。
勞聯重申自去年開始經過連串風雨,政府必須正視社會問題的根本,主動推出有力措施,才能帶領市民挺過逆境,挽回市民信心。與企業同行更應與各界同行,勞聯期望政府未來能加強與各界溝通,涉及經濟、民生就業等,亦應與不同勞工團體衷誠合作,否則《施政報告》封面的希望藍,只會成為市民的憂鬱藍。
港九勞工社團聯會
二零二零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12/09/2020
致:香港特別行政區
行政長官 林鄭月娥 女士
保生計 活經濟
勞聯就二○二○年《施政報告》的意見書
當前香港正值風雨飄搖之際,先是中美貿易戰,再有長逾半載的社會事件,繼而爆發新冠肺炎疫情,如此種種狀況重創經濟影響民生,更加重了本港勞工的就業和生活壓力。年初至今,停工、無薪假、減薪酬福利,甚至裁員的現象俯拾皆是,勞聯敦促政府在《施政報告》中,必須率先制定能惠及勞工階層的短期紓困政策及長遠的行業發展政策。
政府必須加大財政投入為重啟經濟注入復蘇動力,同時改善本港人力資源分配,及早推出應對經濟活動模式轉型政策。就此,勞聯就二○二○年《施政報告》的意見如下:
1. ...
28/08/2020
致:勞工及福利局局長
羅致光 博士, GBS, JP
保生計 活經濟
勞聯就第三輪防疫抗疫基金的建議書
受疫情衝擊裁員、停工、被放無薪假的現象比比皆是,惟兩輪防疫抗疫基金仍有許多生計嚴重受損的僱員得不到直接支援。勞聯敦促政府在即將推出的第三輪防疫抗疫基金,必須優先向收入大減或停工的工友提供補貼,並確保紓困政策能夠落地見效,「錢」落到工友手中,讓他們得以撐過目前窘迫的生活。同時,政府必須為重啟經濟做好準備,主動創造職位,並透過培訓及職業導向等,改善本港人力資源分配,及早應對經濟活動模式轉型,並加大財政投入為經濟復蘇注入動力。
就此勞聯就第三輪防疫抗疫基金的建議如下:
1....
14/07/2020
致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
新冠病毒迅速傳播全民檢測刻不容緩
新冠病毒兇猛,本地確診個案急增,而且多宗個案源頭不明,為確保能盡快識別新冠患者,截斷隱形傳播鏈,勞聯強烈要求政府必須果斷行事,盡快進行全民檢測。勞聯認為,全民檢測是政府對市民抗疫作出最大的貢獻和支持,一方面讓無症狀感染者盡早接受必要的隔離和治療,為防範疫情奠定基礎;另一方全民檢測可以消除市民對病毒的擔憂,令市民安心,為未來恢復經濟創造條件,盡快讓經濟回到正軌。
隨着疫情發展,勞聯認為政府必須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在社區層面主動識別受感染患者,政府應主動聯絡工會等民間組織,協助擴大社區監察及提供檢測服務,加大每天的檢測量和擴大範圍,以盡快斷絕傳播鏈。
現時第三波爆發後,多個不同行業的工友都不幸「中招」,這正反映工作環境已成為抗疫漏洞,勞聯多次呼籲政府要支援僱員抗疫,惟一直未見政府提出果斷措拖支援前線工友,勞聯再次敦促政府必須為僱員提供足夠的防護裝備。此外,疫情再度爆發可能與市民防疫意識鬆懈有關,勞聯要求政府加強推廣教育正確防疫資訊,並透過各渠道更主動提供病毒資訊,提高工友和市民的警覺性。
社會事務委員會
二O二O年七月十四日
28/05/2020
社會動盪、疫情肆虐,過去一年風雨連連,香港陷入百年未見的困境,社會上下對未來充滿疑慮、不安與惶恐。面對嚴峻的動盪局面與安全隱患,本會尊重和支持全國人大通過《港區維護國安法》,支持一國兩制、港人治港,確保香港繁榮穩定,維護家國安全。冀望安全漏洞堵塞後,社會能早日回復安寧。
鑑於社會上對有關立法條文的關注,諸如工會團體參與國際勞工組織等情況,會否觸犯法例?集會示威、對外交流,以至結社和言論自由等,這些公民權利會否受到限制?本會認為相關法例必須確保符合《公民權利和政治條例國家公約》,並向公眾清楚闡明具體執行細節,以釋除公眾憂慮。
香港是我們的家,本會期望各界以包容、務實的態度看待國安立法,讓社會早日恢復秩序,齊心協力挺過當前的經濟危機。
20/05/2020
致各大傳媒編輯:
勞聯對政府公布最新失業率的回應
以工代賑保人才 解困境助轉型
受疫情影響,整體就業市場情況進一步惡化,今日政府公布今年2月至4月的失業率,顯示失業率上升至5.2%,就業不足率亦由2.1%上升至3.1%。失業人數由162,200人上升至202,500人,增加約40,300人。龐大的失業大軍,對社會造成深遠影響,但兩輪的「防疫抗疫基金」都漠視了對他們的支援,勞聯認為政府必須主動創造職位,向失業人士提供工作機會,解決他們短暫的生活困難,更可緩解部分行業面對人力短缺的壓力。
政府公布兩輪的「防疫抗疫基金」中,指未來兩年會創造約三萬個臨時職位。但另一方面,政府仍大開門戶輸入外地勞工,勞聯認為,現時失業情況嚴峻,政府必須考慮暫停輸入外地勞工,並加強發揮職業導向的角色,協助失業人士轉業至院舍照顧服務等人力需求殷切的行業,確保本地工人就業,更有助解決長久而來相關行業人手不足的難題。
另外,勞聯建議政府必須考慮為失業情況嚴重的行業提供更多支援,如投放資源協助食肆、戲院、康體中心等增設「防疫大使」等臨時職位,加強防疫的效益,也可針對導遊、領隊等工種設立臨時職位推廣本地遊,以為業界保存人才。此外,在各界亦應避免加劇失業的舉措,在考慮海洋公園撥款時,更需要顧及僱員的生計。而保就業計劃5月25日起接受申請,勞聯呼籲僱主能與僱員共渡時艱,停止安排員工放無薪假。
港九勞工社團聯會
二O二O年五月十九日
林振昇呼籲僱主與僱員共渡時艱,收到保就業計劃津貼後不要裁員及停止安排員工放無薪假。
18/05/2020
致: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先生 GBS, JP
立法會財務委員會主席陳健波議員 GBS, JP
「保就業、救人才、護生態」
促通過撥款救海洋公園
海洋公園受疫情影響面臨財困倒閉,本會接獲眾多工友反映,園內一片愁雲慘霧,一旦政府建議 54 億元的「救亡」方案未獲通過,全園約四千多名的全職及兼職員工頓即成失業大軍,基層工種將是首當其衝,而本地彌足珍貴的海洋保育人才,以及各工種的專業技術人員亦無一倖免,勢令本地就業市場進一步惡化。在捍衞工人「飯碗」的大前提下,勞聯強烈呼籲盡快通過撥款,讓數千名海洋公園員工能保存生計,及延續海洋公園的培訓人才及推廣保育的功能。
海洋公園自一九七七年啟用,成為法定機構,負責管理及管制海洋公園作為一個公眾康樂及教育的場地。海洋公園不獨是一個旅遊景點,更是培訓及推廣保育的重要基地,培養了包括水族員、動物學家、獸醫及獸醫護士等不同專業的人才。多年來,海洋公園餐飲部亦是培訓優秀廚師的重要基地,積極給予本地廚師參與國際性廚藝比賽的機會, 屢獲殊榮。 如去年在日本長崎舉行的第十三屆亞洲名廚精英薈賽, 海洋公園中餐廚師便奪得個人「金奬」和團隊「最具文化特色大奬」, 2018 年亦奪得了中餐烹飪世界錦標賽(個人賽)專業組銀獎。
海洋公園盛載着港人集體回憶,亦有推廣保育的貢獻,園內設有全港唯一的「海洋生物擱淺行動組」,專為處理鯨豚等海洋生物的擱淺個案,提供技術支援及進行研究。而香港海洋生物救護及教育中心、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等,多年來亦會安排一系列教育活動及導賞團予公眾參與,及支持不同的保育活動。
勞聯認為,在考量海洋公園去留時,我們不能忽視公園在創造就業機會、人才培訓及推廣保育的貢獻。而且當失去這個觀光及保育設施,本港旅遊產業只會更加單一化,對旅遊業發展,對社區都不是好事。綜合各個因素,勞聯呼籲各方支持拯救海洋公園的撥款,以「保就業、救人才、護生態」! 與此同時,勞聯認為,拯救海洋公園也不能無限「泵水」,政府必須重整海洋公園的管理及發展策略,減少架床疊屋的管理制度、節省開支,並制定轉虧為盈的方案。
勞聯社會事務委員會
2020 年 5 月 13 日
副本呈送:勞工界立法會議員潘兆平先生, BBS, MH
05/05/2020
致:香港特別行政區
行政長官 林鄭月娥 女士
敢作敢為 大刀闊斧 完善勞工保障政策
勞聯「五‧一勞動節」請願意見書
自去年年中開始,香港受連串社會事件、「新冠肺炎」(COVID-19)衝擊,重創經濟及各行各業,大量勞工被強逼放取無薪假/停工,甚至遭裁員等。據政府於4月20日的公佈,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由去年12月至今年2月的3.7%,急升至今年1月至3月的4.2%逾9年高位的嚴峻局面。雖然,政府推出第一及第二輪「撐企業、保就業」紓困措施,但竟有勞工是兩輪援助都落空「得個桔」,疫情期間一眾失業工友的支援被遺漏,港九勞工社團聯會(下稱:勞聯)認為政府應大刀闊斧地補漏拾遺。香港勞工政策抱殘守缺,勞工全面保障迢長路遠,在職貧窮亦日趨嚴重,勞聯於今日「五‧一國際勞動節」要求政府正視和解決本港勞工保障不足問題,同時制訂短、中、長期提振經濟措施,為本地經濟復甦注入新動力!
1. 「防疫抗疫基金」火速「磅水」,救人救市刻不容緩
政府宣布的第一輪防疫抗疫基金措施,是「保企業」為主,至於基金第二輪紓困措施亦遺漏了不少強積金計劃沒有完全涵蓋的工種,如美容美甲、班組導師、推拿師等均未能受惠。加上現有的失業率未有計算放取無薪假及停工的人數,故實際失業/就業不足的人數必然更為嚴重。勞聯要求政府抗疫思維必須「打通腦血管」,在撐企業生存保現金流同時,亦要保障僱員生計,維持社會穩定。對於「撐企業、保就業」措施,勞聯憂慮有企業/僱主一邊領取政府防疫抗疫津貼,一邊要求僱員「放無薪假/停工」,變相政府津貼落到企業/僱主手中,但僱員卻不會恢復至原本薪金水平,生計仍然受到影響。
勞聯強烈要求政府加快實施已公佈的防疫抗疫基金紓困措施外,促請政府加推措施補漏拾遺,包括:一) 政府立即推出失業援助金,尤其向兩輪防疫抗疫基金也都不受惠工友,透過關愛基金補漏拾遺,向他們發放3個月的現金津貼;二) 政府未來兩年內創造的3萬個職位外,應設立協助處理防疫支援工作的短期職位,如各區防疫大使,儘快給予失業人士短期再就業,自力更生;三) 政府應採取更主動的態度,向商業或住宅業主施壓,或推出鼓勵減租的政策,推動業主與全港市民及企業共渡難關;四) 立即全面豁免各行各業的牌照、續證、上堂及考試費用,並主動豁免商業車輛隧道、牌照及停泊費用等。
2. 儘快設立恆常的失業援助機制「失業貸款基金」
香港先後經歷過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2003年沙士事件、2008年環球金融海嘯,如今則面對「新冠肺炎」影響,每當面臨經濟衰退,裁員、結業此起彼落,失業率大幅上升,工人飯碗不保,長遠勢必危及社會安定繁榮。而社會現時對於支援失業人士的恆常機制呼聲日漸增加,勞聯認為長遠而言,政府須設立「失業貸款基金」,目的是為處於綜援網上的失業人士建立一個「恆穩致遠」的安全網,從該安全網中得到及時援助,以減輕他們因突然失業出現的生活壓力。「失業貸款基金」具體形式可參考學生資助計劃的低息貸款,而還款安排則在失業人士重新成功就業一定時間後開始按期還款,並容許申請者可享有較低的利率,以及可享有較長還款年期。
3. 檢討「破產欠薪保障基金」保障範圍及上調特惠款項限額
本港失業率急升至4.2%,而「破產欠薪保障基金」(下稱「破欠基金」)是僱員面對公司結業浪潮的最後一個安全網。根據勞工處2018-2019年度周年報告,截至二零二零年一月底,基金的累積盈餘約為58億,基金水浸但對勞工的保障未能與時俱進,自2012年保障範圍擴大至未放年假薪酬及未放法定假日薪酬後,至今8年沒有再調整任何特惠款項。尤其「破欠基金」發放的特惠款項金額脫離現實,例如基金可墊支四個月內欠薪,款項上限為36,000元,但截止2019年第四季,香港打工仔的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不包括外籍家庭傭工)為19,000元,可見特惠款項上限明顯追不上勞工市場的步伐。
勞聯強烈要求政府提高「破欠基金」各項特惠金上限,並將未放取有薪產假、男士侍產假等納入保障範圍,以確保勞工得到應得的法定權益保障。同時,按現行規定工友遇到結業欠薪,要經歷勞工處落案及/或勞審處訴訟、向僱主提出破產或清盤呈請等,最少要經過七個程序才有機會取得「破欠基金」的特惠款項,需時半年至一年不等。勞聯促請政府簡化「破欠基金」特惠款項申請程序,儘快向受影響的工友發放款項,以紓緩被拖欠薪金工友的經濟壓力。
4. 「新冠肺炎」列為職業病,擴大職業病保障
「新冠肺炎」(COVID-19)本港累計確診個案高達逾千宗,勞聯接獲不少醫護、服務、交通、飲食等行業的會員工友反映,擔憂疫情下未能獲得足夠的工傷保障。事實上,按政府所指的第36條申請意外所致的身體受傷補償,僱員除要自行提供證明外,更要有僱主及保險公司承認責任;或有衞生當局傳染接觸者追蹤的結論;或法庭的裁決方可成立,實屬困難重重,但新冠肺炎傳染力驚人,勞聯促請政府勿漠視僱員保障,儘快將「新冠肺炎」列為職業病,令在工作中感染新冠肺炎的僱員,可獲合理賠償。
另外,很多飲食、服務、交通運輸等行業工友指行內最常見肩頸背痛、下肢勞損、半月板勞損或痛症等工作疾病,並沒有被納入職業病的保障範圍。勞聯建議政府撥款投入更多資源,成立由勞、資、官三方組成的「職業病研究所」,研究擴大本地職業病保障範圍,主動針對工傷勞損比率特別高的行業,或本港行業特色引致的疾病或勞損,建立本地醫學文獻、數據,定出客觀標準為僱員提供職業病補償,長遠如研究將「頸肩背」、「下肢勞損」、「過勞死」納入在僱員補償條例職業病列表之內,切實擴大工傷保障範圍。
根據《國際職業病目錄》包含了106種職業病,內地法定職業病亦有132種,但相比本港僅有52種職業病為高,這正正反映本港職業病保障範圍不足。
5. 儘快落實14週產假,設立追補期
政府於2020年1月8日向立法會提交《2019 年僱傭(修訂)條例草案》修訂,將法定產假由10個星期增至14個星期,勞聯懇請政府以靈活的方式儘快讓「法定產假14週」惠及在職懷孕婦女。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曾提及,不論條例草案在何時通過,政府都需要18個月時間去建立發還款項的機制。為免在職婦女一等再等,勞聯建議政府將這18個月訂為「追補期」,即在這段期間放取產假的懷孕婦女可獲得額外的4週產假及薪酬,而僱主在發還款項機制建立期間所墊支的薪酬,可在政府正式實施後追補發還。另外,勞聯認為新增的四週產假薪酬以每名僱員月薪50,000元為基準,設定產假薪酬上限為36,822元,這是一項不合理及分化的安排。所有在職婦女不論職位或薪酬高低,均應一視同仁,勞聯要求政府在條例落實後,必須盡快檢討並作出修訂,取消有關上限。
6. 儘快落實取消強積金對沖
「積穀防饑、積錢防老」是強積金推行的重要目的。但在現行強積金對沖機制及當前社會經濟下行的情況下,打工仔女的強積金被長期服務金或遣散費「沖走」金額一直有增無減!勞聯強烈要求政府設法縮減籌備立法、準備實施的行政時間,讓法例儘快通過並實施,以為免強積金繼續被蠶食。與此同時,政府方案容許實施日前的強積金供款繼續用於對沖,令快將退休的工友未能受惠,勞聯強烈要求政府考慮推出措施補償這些工友。
7. 最低工資一年一檢,訂立生活工資線
根據政府《2018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政府政策介入後本港貧窮人口仍超過102.4萬人,貧窮率仍高達14.9%,其中貧窮人口在職住戶貧窮率為8%,反映出本港貧窮問題仍然嚴峻。尤其從事較低技術工作的打工仔女,不少正領取最低工資中,工友指每個月均『入不敷支』,面對住屋、食品兩大開支已要節衣縮食才能維持家庭基本生活,可見現時的最低工資水平明顯與市場水平脫軌,甚至比兩人家庭的綜援金額為低。貧窮成因並非單一,但與低收入絶對脫不了關係。
在2019年3月,立法會通過無約束力議案,要求最低工資由兩年一檢改為一年一檢,勞聯要求最低工資實施一年一檢及設立基本生活工資線,保障基層勞工本人的基本生活需要,更能使其贍養家庭成員的生活需要。
8. 立法保障惡劣天氣下僱員權益
現行規則下,本港不少打工仔女仍需在颱風、黑色暴雨警告信號生效期間上班,例如公共運輸、醫療服務、保安、酒店、食肆及娛樂場所的僱員。雖然,政府於2019年6月修訂《颱風及暴雨警告下工作守則》,可在八號颱風警告改為三號颱風警告前公布「極端情況」,但仍未能解決僱員因惡劣天氣情況遲到或未能上班而被僱主扣薪扣假問題。《颱風及暴雨警告下工作守則》始終只屬指引性質,是欠缺法律效力的「紙老虎」,形同虛設,無法保障一眾身處惡劣天氣下仍需為本港經濟生產打拼的廣大勞工。
勞聯強烈要求政府必須在今年風季來臨前,祭出應對惡劣天氣的必要措施及儘快堵塞法例漏洞,立法保障惡劣天氣下的僱員權益,包括:(1)倘若僱員因惡劣天氣或其他不受控制的因素影響而缺勤或遲到,僱主不可扣減僱員年假、法定假日、休息日、工資及影響勤工獎的發放;(2)不可擅自安排僱員在颱風吹襲港當天放取年假、法定假日或休息日;(3)必須為需在惡劣天氣下工作的僱員提供接送服務或特別交通津貼,以及當值津貼和膳食安排。
9. 修訂「4.1.18」連續性契約規定,保障獨立工作者
不少企業或公司將工作零散化和聘用兼職或臨時工人以降低成本,有些僱主甚至刻意安排僱員工作時間不符合連續性合約的規定(俗稱「4.1.18」),逃避給予《僱傭條例》賦予僱員的大部份法定權益,這群默默工作的勞工缺乏基本的勞工權益保障,有薪假期、有薪病假、有薪產假/侍產假、遣散費/長期服務金等保障全無。勞聯要求政府必須修訂“4.1.18”連續性契約的規定,把更多零散/兼職工人納入勞工法例的保障。
另一方面,所謂的「零工經濟」的工作模式盛行,如送遞服務、駕駛和自由工作者等工種,不少公司都要求從業員以自僱人士身份獨立工作,而非以僱員的聘用形式工作,而在現行下法例下,這類從業員均不能享有《僱傭條例》下的法定權益和強積金保障。面對新興的工作模式,勞聯認為政府應前瞻未來儘快就獨立工作者的保障展開研究,讓他們免受不公平合約條款的損害,以享有勞動者應得的權益保障。
10. 合約工時「糖衣毒藥」,立法制訂標準工時
香港工時之長冠全球,過往曾有調查指香港25%上班族每周平均工時超過50小時,如保安、飲食等行業,遲遲不就標準工時立法,反以11個行業三方小組的討論結果來制定工時指引,等於是多年前的「工資保障運動」翻版,另從《颱風及暴雨警告下工作守則》例子可見,指引沒有任何法律效力,對改善問題是毫無幫助。
合約工時只是變相將長工時、無償加班合理化的「糖衣毒藥」,對於標準工時委員會摒棄勞顧會「3.18共識」十分遺憾。勞聯重申,工時過長是嚴重破壞勞工的健康、學習進修及家庭生活,強烈要求政府正視勞工長工時的苦況,重新回到立法制訂標準工時的政策方向。政府作為外判服務最大購買者,理應起帶頭作用,於服務外判的標準合約內,先行制訂標準工時,即每週工作44小時,超時工作工資率訂於1.5倍!
除以上外,勞聯還要求政府儘快劃一勞工假期至17天;放寬連續四天病假才可享有疾病津貼(有薪病假)的規定;立法賦予職工會享有集體談判權;設立全民退休金保障等。勞聯期望香港社會儘快可以從疫境中復甦,而政府在制定勞工政策上應正視僱員的實際情況,並與時並進,更應有大承擔,大刀闊斧地改善勞工權益,保障基層僱員生活。
港九勞工社團聯會 謹啟
二零二零年四月二十九日
10/03/2020
致:勞工及福利局
羅致光局長
儘快落實 14 週產假、 協助婦女就業
政府於 2020 年 1 月 8 日向立法會提交《2019 年僱傭(修訂)條例草案》修訂,將法定產假由...
26/02/2020
勞聯對 2020 – 2021 年財政預算案之回應
「 保就業無心無力 紓民困杯水車薪」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本港正面臨史無前例的困境,各行各業均受到嚴重衝擊,企業結業裁員、放無薪假的情況有增無減,市民收入大減,三餐不繼。...
22/01/2020
勞聯對 2020 – 2021 年財政預算案意見書
民生紓困勿拖拉 勞工議題望梅止渴
雖然中美貿易談判於1月15日正式簽署第一階段協議,為兩國不穩定的經濟因素帶來希望,但奈何大部分現有中美貿易戰關稅維持不變。香港除繼續受此外圍因素影響之外,社會政治氛圍仍持續拉鋸,令本港經濟和市民的就業、生活面對重重困境。雖然,特區政府自去年8月起,先後公佈了一系列「撐企業、保就業、穩經濟」的措施,但勞聯認為一系列好高騖遠的措施,既未能根本上幫助中小微企渡過經濟寒冬困境,對於基層勞工保障更是杯水車薪。所以,勞聯對政府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提出以下「撐企業、保就業、振經濟、紓民困」的意見:
1....
18/12/2019
致:勞工處處長
陳嘉信 先生
全面檢討勞工政策 扶持弱勢勞工穩定社會
過去數月來,中美貿易戰加上社會出現不穩定情況,致失業浪潮隨之而來,每一個求助個案都令我們更深刻地體會到基層勞工的無力感,勞資地位不對等無數的僱員被迫放無薪假,甚至被裁退;酒樓一夜之間結業,一批批工人被欠薪,香港勞工的景況,彷彿倒退回八十年代,隨時被僱主「用完即棄」的處境。在這個嚴峻時刻,港九勞工社團聯會(下稱「勞聯」)整合屬下各行業工會的聲音和意願懇切指出,勞動市場穩定是社會穩定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亟盼政府能展示出最大的勇氣和擔當,認真解決多年來本地勞工得不到應有的地位和保障,所帶來的深層次矛盾,以免社會全面崩毀。
失業率惡化,就業市場轉差,勞聯認為政府當務之急必須為受影響的市民,提供即時支援,以助他們度過難關,並應調整輸入勞工政策,加強就業支援創造職位,以保存人才,避免影響本港未來的發展。為此,勞聯建議:
一‧設立失業貸款基金
本港經濟下行,為協助失業工友,勞聯今年九月進行的調查發現,共有...
11/12/2019
勞聯就不適切住屋問題的意見書
難覓容身處 住屋悲歌奏不停
本港租金世界第一,為一片瓦遮頭港人生活質素一再下降,愈住愈淒涼。超過 21 萬人被迫忍受非人生活,由住劏房變住棺材房,住市區變住荒郊;有居住在「山區」...
18/11/2019
致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
向受近期社會事件影響人士提供的福利及社區支援的意見書
連月來,本港正受到內外環境影響,經濟陷入下行軌道,勞工市場受到嚴重衝擊,飲食、旅遊、零售業失業率大幅上升,據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上月表示,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業失業率上升至...
18/10/2019
施政無方乏遠見 難解困局
勞聯對 2019 年施政報告的回應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下稱《報告》),勞聯歡迎政府提出多項房屋及土地供應措施以回應部分社會關注的問題。然而,《報告》對於勞工保障、教育、安老等重大民生問題竟輕輕帶過,既無助突破現時本港的困局,也無提出應對經濟下行的措施,勞聯對此感到失望,亦對這份施政報告感到費解。...
30/09/2019
勞聯對2019年施政報告的意見
香港社會百病叢生,矛盾激化引致連串衝突,嚴重破壞社會穩定。面對社會失序,政府必須正視背後的矛盾根源,如本港貧富懸殊問題長期未解決、住屋問題惡化成為跨世代難題、勞工政策過時,保障殘缺不全,青年發展欠缺方向等,這正揭示了過往政府缺乏遠見,任憑這些經濟民生問題惡化成巨大的社會毒瘤;而政府固守「大市場,小政府」的思維,更令人確信政府不知民間疾苦,無視市民水深火熱。故此,勞聯促請政府必須打破頭痛醫頭的官僚作風,聽取更多意見,主動化解深層次矛盾,全面改革勞工民生政策,香港才有望重煥生機。就《2019年施政報告》港九勞工社團聯會(下稱:勞聯)於九月份進行問卷調查以了解會員對新一份施政報告的期望,現綜合調查結果及勞聯各成員會的建議如下:
先安居才可樂業 改革房屋政策解怨氣
香港的住屋問題困擾無數家庭以至青年,根據勞聯的施政報告期望調查結果,73%的受訪工會代表認為政府最應優先解決住屋問題。房屋政策失當已影響全港市民,根據德意志銀行研究部發表《2019全球物價報告》,香港的平均房租的費用在世界56個國家中排行第一,一個二人在職的家庭,在撇除房租開支後的人均可動用收入,僅為557美元(約合4344港元),較2014年少近半,這反映高樓價高租金的住屋情況已導致港人生活質素下降,「難以容身」的感嘆更成為民怨的根源。為此,勞聯建議:
1. ...
20/05/2019
致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
勞聯對增加泊車位供應的意見
過去十年間,私家車和客貨車數目由約424 000部增加至約616 000部,增幅高達45%,而同期可供私家車和客貨車使用的泊車位數目則由約618...
07/03/2019
最低工資保障不足 工人生活捉襟見肘
勞聯建議政府應設立基本生活工資線
法定最低工資水平將調整至每小時 37.5 元(增幅3元或8.7%)並於今年5月1日實施,工友薪酬有所調升。不過,這個增幅比勞聯去年建議最低工資不少於40元仍有一段距離,勞聯對此表示遺憾。
政府最新的《2017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1]顯示,2017年貧窮人口達138萬,貧窮率達20.1%,是2009年有紀錄以來新高,雖然在政府的現金福利津貼補貼後,貧窮人口和貧窮率下降到分別101萬人及14.7%。其中非綜援在職貧窮住戶有13萬8千8百戶,貧窮人口約45萬9千多人,值得留意的是,這個組別的人數較上次紀錄增加超過一萬人。
貧窮成因並非單一,但與低收入絶對脫不了關係。不少領取最低工資的工友向工會反映,每個月均『入不敷支』,要節衣縮食才能維持基本生活,累積資產是一種奢望,更何談如何進一步改善生活質素,甚至向上流動的機會呢?政府「2015年政府貧窮報告」分析貧窮住戶的開支模式,顯示住屋佔家庭總開支中4成,而食品開支也佔超過3成,『入不敷支』的原因是很簡單明顯。所以,勞聯強烈要求政府設立基本生活工資線,保隌基層僱員。
還記得多年前僱主對推行最低工資有很大的疑慮,表示會導致大量公司結業,但事實上這些情況均沒有發生。反而近七年香港的失業率一直處於低水平,政府數據亦顯示,勞工市場正處於「全民就業」的狀態。
領取綜援金額比最低工資收入更高
根據社會福利署的資料亦顯示,按2019年最新的建議金額為例...
28/02/2019
勞聯對2019-2020 年財政預算案之回應
「預算案鴻圖發展畫大餅
遠水救不到近火 市民要畫餅充饑」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估計財政盈餘約587億元,本會歡迎預算案回應了本會部分訴求,加大公共財政承擔,加大公營醫療的開支,增加公務員編制。然而,預算案在金融及創科領域投下大量資源,繪下宏大願景,卻無視市民水深火熱,大削紓困措施。在貿易戰的陰霾下,政府亦未有完善民生及勞工保障,一日經濟逆轉,市民勢將無以為繼要「畫餅充饑」!勞聯認為政府要投放資源支援基層市民及勞工,著力轉化本地人才,讓本地市民能把握政府大力發展金融及創科產業鴻圖大計的機遇。
預算案在公營醫療、教育及公務員增添人手方面都有改善,包括醫療方面撥款7億元醫管局作經常資助,改善前線醫療福利、設立100億穩定基金及預留50億更新設備及擴闊藥物名冊等,勞聯表示歡迎。
金融產業是本港傲視全球的優勢產業,勞聯支持政府進一步開拓金融、創科等領域,推動發展。預算案投入大量資源到創科局、科技園和數碼港等進行開拓發展,政策推行彷似如火如荼,惟政府一方面許下鴻圖大計,另一方面卻沒有著力改革轉化本地人才,預算案半點也沒提及如何協助本地專業的人才把握機遇,更在本港優勢產業輕言要引入外地金融科技人才,忽略本地人才培訓的需要,政府為了畫大經濟發展的大餅,真的要本地人才接受「海市蜃樓」般的願景?
財政司司長表示今年失業率為2.8%處於極低水平,部分行業勞動力需求緊張,但本港現時仍65.4萬家庭照顧者的勞動力未被釋放。預算案中單純增加安老和幼兒照顧服務的名額,未有作出更長遠規劃,未有將「協助家庭照顧者重投勞動市場」定為政策的其中一個定位。勞聯建議政府應該有系統地規劃安老和幼兒照顧服務,釋放婦女勞動力,才是解決部分行業人手不足的上策。
最後,預算案提出一系列的利民紓困措施,包括寬減薪俸稅及個人入息稅等,惟對多年社會殷切渴求的公屋輪候家庭租金津貼毫無著墨,勞聯非常失望。雖然預算案提出撥款20億元助建過渡性房屋,但過渡性房屋建設需時,且受惠人數有限,遠水未能救近火,未能解決正處水深火熱、捱貴租市民的困境,勞聯要求政府正視基層家庭住屋需要,盡快推出紓困措施。
港九勞工社團聯會
二零一九年二月二十七日
25/02/2019
致:《2018年歧視法例(雜項修訂)條例草案》委員會
麥美娟主席
關於《2018 年歧視法例( 雜項修訂) 條例草案》的意見
消除社會上形形色色的歧視行為,有助進一步締結良好社會氛圍,勞聯希望條例透過不斷的修訂檢討,保障僱員免受各種歧視。自2014年歧視條例檢討後,香港政制及內地事務局於上年11月份向立法會提交了《2018歧視法例(雜項修訂)條例草案》,文件提出8項修訂建議,勞聯對此表示歡迎,亦肯定平等機會委員會對條例修訂和公眾諮詢的務實態度。就本次修訂草案的部分內容,勞聯有如下意見及建議:
1.基於餵哺母乳的歧視:全面保障哺乳權
勞聯樂於看見、亦支持政府明文禁止餵哺母乳的直接和間接歧視,以及將集乳納入餵哺母乳的定義內。餵哺母乳是每一位母親的天職,世界衞生組織建議寶寶出生最初六個月全吃母乳,母乳餵哺對嬰兒成長、母親身心,甚至社會及環境均有好處。縱然政府於2014年以來,就加強推廣、維護和支援母乳餵哺提供了建議,但仍有不少市民對餵哺母乳存在偏見及歧視。勞聯曾對餵哺母乳母親進行訪問調查,反映不少母親在母乳餵哺時仍遭受歧視的目光,甚至不乏非友善、不合理的要求,如:常被指示往廁所授乳或集乳。此項法例的規定,將有助香港進一步推動母乳餵哺,對母親持續母乳餵哺、鼓勵女性投入職場有積極作用。
勞聯建議把授乳列入女性僱員的工作時間,並支付報酬。這是基於國際勞工組織公約的原則。勞聯認為本項修訂未足夠保障母親的公眾場所餵哺權,實際上因集乳被質疑工作效率低及未能得到合適的設備支援而放棄母乳餵哺的在職母親不在少數。根據勞聯2017年5月進行的「在職母親餵哺母乳調查」,普遍受訪者的工作間符合「容許僱員於分娩後一年內,利用集乳時段擠母乳」和「提供雪櫃存放母乳」,但不是很多工作間能提供具私隱的空間、合適的座椅。衛生署《實施「母乳餵哺友善場所」指引》及屋宇署的作業備考有關「在商業樓宇提供育嬰間設施」當中不乏意見具參考價值卻無法律約束力,未能有效保障及推動母乳餵哺空間。勞聯建議將指引的部分內容(包括:確保母乳媽媽餵哺母乳的權利)立法,讓所有工作間能提供一致且必要的保障。
2.關乎在工作場所的騷擾的修訂:場所管理者/僱主責任不容忽視
條例草案將性別歧視條例的相關保障範圍中「場所使用者」指:僱員、僱主、合約工作者、合約工作者的主事人、傭金經紀人或其主事人,或商號合夥人。然而,勞聯認為,除非能盡列場所使用者的類別,否則此項修訂將狹窄了場所使用者的定義。顯然以上幾類場所使用者只是部分人士,譬如:外判的清潔工人在工作期間受到路人的性騷擾,諸如此類涉及第三者的性騷擾並沒有囊括。
僱員不一定在僱主可以直接管理的場所工作,因此場所佔用者或管理者的管理責任對防止工作場所性騷擾很重要,法例應確立場所佔用者或管理者的角色及法律責任,以提高被調派到不同場所工作人員的保障,免受性騷擾。處理工作場所的性騷擾問題,場所管理者不能袖手旁觀,否則變成了案件的幫兇。場所管理者對性騷擾問題熟視無睹,採取迴避態度的數不勝數。日前某地區空服人員被乘客要求協助脫褲如廁,案例明顯涉犯性騷擾,而航空公司為免得罪客人,並無制止顧客此行為,令該名組員身心受創。
法例亦應將僱主責任納入其中。香港的條例顯然更加側重於鼓勵受害者指控,僱主作為重要的持份者,應確保職場上沒有出現性騷擾問題。若然僱主對工作間的性騷擾負上法律責任,便會提高警惕,設法保障僱員。僱主將有可能通過公司的部分規定及合適的員工培訓等方式,有效降低負上法律責任的機會,並進一步為僱員提供一個安全和諧的工作環境。
我們要考慮法例在現實中的障礙,應該設立有效的申訴機制,確保資料保密及避免投訴人受二次傷害。香港畢竟在性騷擾議題方面仍比較保守,遭受侵犯者往往害怕指責及公開羞辱而啞口,加之法例複雜,未有機構有效幫助受害者,諸多個案難以入稟。啤酒推廣從業員向勞聯反映,今次法例修訂能提高對僱員的保障,但實際執法上卻有很大局限,法例難真正捍衛自身的權利,在其從事該行業幾十年來,有關性騷擾的個案很多,但勝訴的幾乎為零。沒有恰當的申訴機制,法例只能為一紙空文。
香港的平權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法例的修訂固然重要,法例條文必須在被遵守的條件下才有意義。所以教育及推廣對法例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政府需鼓勵市民大眾對修訂條例的精神具有基本認識。政府需要通過宣傳,建立一個母乳友善的社會,需僱主明白對防止性騷擾亦有正面責任,以及讓不同的持份者明白社會上的歧視問題需要多方的合作才可杜絕。這將有助提高公民保障基本權利的意識,也有助維持社會和諧及健康發展。
港九勞工社團聯會
2019年2月12日
21/02/2019
致 : 立法會人力事務委員會
主席 張超雄議員 :
新增福利少人知 雙重剝削要消除
勞聯對加強政府服務承辦商非技術僱員的保障意見書
政府工作外判制度自1990 年代引入,快將踏入第三十年,截至2018...
25/01/2019
勞聯對 2019 – 2020 年財政預算案意見書
完善勞工權益始於足下 促進社會繁榮迢長路遠
財政司司長早前在網誌公佈,截至2018 至2019 年度,政府綜合盈餘約為466...
24/12/2018
致 勞工及福利局
羅致光 局長
《檢討假期需要快 實現工友「加假夢」》
勞聯對劃一勞工公眾假至17天的意見
今天是冬至,一個中國人非常重視的日子。不少人在與親友同堂相聚,亦為一連數天的假期欣喜的同時,香港仍有約100萬放取法定假日的工友,他們在節日期間仍需努力工作,服務社會。歸根究底,這是因為本港長期存在兩種假期制度:《僱傭條例》所定的12天法定假日(又稱「勞工假」)及《公眾假期條例》所定的17天公眾假期(又稱「銀行假」)。對於這種「假期不一」的情況,勞聯與約100萬打工仔均要求政府以「公平」及「扶助弱勢」為原則,優化本港的法定假日制度,與17天公眾假期看齊。
根據政府統計處於2015年一份調查報告[1]顯示:整體來說,超過30%的受訪者只放取「勞工假」,而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的情況遠超於整體情況,超過70%的僱員只放取「勞工假」,而放取「勞工假」的僱員平均每周工作5.9天,比放取「銀行假」的僱員5.3天為多。再者,較高技術的僱員多數享有放取「銀行假」,而較低技術的僱員多數只能放「勞工假」。以上可見兩種假期制度存在明顯的不公平:所享有的假期較少,但整體工時更長。
勞聯在2015年的一份調查發現,年青人視合理假期和福利為眾多「好工」元素的首位,但普遍認爲放取法定假日感覺「低人一等」,顯示兩種假期制度已造成一定的社會標籤,甚至起了分化作用。對於以上趨勢和需求,再加上勞工政策不應存有不公平現象及標籤效應,勞聯促請政府重啟時間表檢討假期政策,逐步使勞工假日數與公眾假看齊,另亦建議把「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9月3日)...
20/12/2018
致:勞工處
陳嘉信 處長
勞工訴求尚未兌現 如何惠及萬千工友
港九勞工社團聯會(下稱「勞聯」)代表屬下各行各業的工會團體,以及根據現時本港勞工工作實際情況,整合各方聲音和意願後撰寫這份意見書。勞聯期望處長亦能開放地、仔細地考慮和聆聽本會的意見,改善以下各項有關勞工切身權益的政策,完善對基層勞工的保障。
1....
20/11/2018
勞聯對取消強積金對沖方案意見書
政府在剛發表的施政報告中建議的取消強積金對沖方案,指將承擔額增加至293 億元,並會為僱主提供兩層補貼,分別為期十二年及廿五年,以應付取消對沖機制後的支出,五年後作出檢討。勞聯表示歡迎及要求方案儘快通過,以完善退休保障制度。
被對沖的強積金供款金額每年增加...
22/10/2018
致:食物環境衛生署
劉利群 署長
關於潔淨服務工友職業安全保障的意見
港九勞工社團聯會(下稱:勞聯)及環境服務職工會(下稱:環境)近幾年均有舉辦環境清潔戶外高溫關懷行動,曾走訪包括油尖旺區、九龍城區及深水埗區等垃圾收集站,了解到相當一部分工友的工作環境惡劣情況、以及工作期間缺乏安全保障等問題。近年不斷有報章雜誌披露清潔工友工作環境惡劣,以及承辦商違反《職業安全及健康條例》的情況亦屢見不鮮的事實。
日前,有工友向工會反映,為處理颱風「山竹」所產生的大量潔淨工作,一些清潔工友被公司安排處理非其清潔範圍的馬路中心工作,更為嚴重的是工友在馬路中心工作時公司並無提供雪糕筒及箭嘴牌等安全設備。事源於2018年10月13日在荃灣青山道近關門口街一路段,一組沒有任何後檔防護設施的清潔工友,被安排在路中清理垃圾,危機處處,稍有不慎,清潔工友隨時有遭車輛撞倒的危險(附圖一至三)。
保障員工在工作時的健康與安全乃是僱主的基本責任,對此,勞聯及環境工會促請署方高度重視潔淨服務工友戶外高危工作時的職業安全問題,督促承辦商加強高危潔淨工作的防護設備及安全措施,以及提供足夠的培訓,令工友得到最佳保障。本會有以下幾點建議:
‧責令承辦商為清潔工友的工作進行風險評估,並提供合適防護裝備
署方應即時調查是否有外判承辦商不恰當地安排僱員從事非其職責範圍的工作,以保障工友的權益。同時,嚴謹督促外判承辦商對工友的戶外高危工作及其地點進行風險評估,就評估結果提供合適的工作裝備。譬如,在馬路中心清潔時需提供雪糕筒及箭嘴牌等設備供工友作護航,亦能提示駛過的車輛。在颱風過後,為清理街道的工友提供水鞋、雨衣等個人防護裝備。
‧加強對承辦商執行職業安全方面的監管
署方除了於招標合約中列明承辦商需嚴格執行《職業安全及健康條例》及其附屬規例外,更應對有關措施的實施情況進行更嚴謹的督促及監管,如巡查承辦商於高危工作地點是否有為工友提供合適設備,一旦發現承辦商違反《職業安全及健康條例》,應予以扣分及罰款。而清潔工友作為清潔工種的持份者,署方應該多聆聽前線員工的意見,並提供回饋意見的合適及保密渠道。
‧改變「價低者得」的招標方式,擴大扣分制涵蓋範圍及罰則時效
政府以外判作為壓低成本的手段,合約招標亦傾斜於「價低者得」,導致外判承辦商在根本上缺乏改善或提升員工待遇,以及提供有助職業安全設備的動力。本會強烈要求政府當局儘快檢討外判制度,改善審批外判服務合約的準則,如加強僱員權益和職安健方面的計分比重,並增加透明度,以保障工友權益。
另外,現時之扣分制罰則範圍過於狹隘,未能全面保障清潔工友的權益與安全,本會要求政府全面檢視並擴大扣分範圍,包括將故意拖欠遣散費及長期服務金、工傷意外數目、未有為高危工作提供風險評估、未有提供適切防護裝備等增設為扣分項目。
‧為僱主及僱員提供合適或特定的職安健培訓
署方除主動巡查外,更可與職業安全健康局合作,提供適切或特定的職安培訓課程或示範講解予僱主及僱員,如電鋸器材的使用等。
港九勞工社團聯會
香港環境服務職工會
二零一八年十月十八日
11/10/2018
勞聯對2018年施政報告的回應
無視超長工時 勞工政策缺長遠目光
剛發表的施政報告(下稱《報告》)積極回應了香港市民最關心的居住問題,而對取消強積金對沖和增加產假至14週等的訴求、以及保障基層勞工如檢討外判制度等都有具體建議,而在教育及婦女權益改善婦女支援等民生議題上,報告都有提及解決方案,對此勞聯表示歡迎。不過,報告在勞工問題上流於針對個別項目,令人感覺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完全忽視本港打工仔超長工時及超時工作不獲補償等實際問題,更沒有趁財政豐盈大好形勢下,從根本解決勞工問題,缺乏長遠承擔,對此,勞聯表示遺憾。
落實取消強積金對沖及增加產假至14週
勞聯歡迎政府把產假增至14週,承擔僱員新增的4星期產假薪酬,要全速在商界落實推行,減少實施政策的阻力。對新增的4週產假薪酬,若超出政府的資助的上限,勞聯建議納入僱傭條例之內,由僱主承擔。另外,今次政府在報告中正式公佈取消強積金方案,並延長第二層資助的年期至25年,承擔額增加至293億元等。不過,政府在年初表示要取消對沖機制,初步構思最快是2022年。但今次報告把目標再往後推,預算在本屆政府任期內才能完成立法,即2022年才獲得立法會通過,並要在立法後兩年(即2024年)才可實際取消強積金對沖機制,實在費時失事,勞聯強烈要求縮減實行時間表,讓市民盡早享受取消強積金對沖所帶來的實質改善退休保障。
忽視工友長工時及不公平的假期制度
今次報告提及政府已經完成外判制度的檢討,並會提出多項改善措施,例如在審核標書的評分制度下工資比重提升及提供約滿酬金等,具體改善外判工人的權益。在產假問題上,自居良好僱主,並即時延長所有女性政府僱員的產假至14星期。但是,在外判問題上,卻沒有以身作則,在政府投標書合約中要求承辦商加入標準工時的條件、也沒有趁勢將研究多時的劃一假期落實。在同一份施政報告中,政府卻採取雙重標準。顯示政府雖然有心加強保障勞工權益,但失之於措施零散化,對長遠改善勞工權益沒有長遠承擔。
欠缺短期房屋措施
施政報告具體回應了本會對改善本港居住問題的部份訴求,包括提高興建公私營房屋的比例至7:3,也提出中、長期如發展棕地及填海等措施。可惜,報告中並未提及對N無人士的支援,對目前輪候冊等待上樓被迫捱貴租的市民,沒有提供任何租金津貼,解決市民的燃眉之急。
長遠規劃幼兒照顧服務 釋放婦女勞動力
勞聯對政府在是次施政報告表示會增加幼兒中心及社區保母的名額和提升其質素的決定表示歡迎。然而,勞聯在2016年發佈的「婦女投入職場意向」調查發現,幼兒服務供應與各區的實際需求脫軌。建議政府對幼兒照顧服務作出根本性的長遠規劃,在增加服務名額的同時,按照各區的實際需要作社區服務的規劃,才能有助釋放勞動力,有效運用本地人力資源,應對例如安老服務行業人手不足的問題,避免盲目輸入外勞。最後,勞聯希望政府能加大力度,積極改善勞工權益,保障基層生活,達致老有所依,安居樂業的和諧社會。
港九勞工社團聯會
二零一八年十月十日
28/09/2018
致:土地供應專責小組
勞聯對增加土地供應的意見
主席:
安居樂業一直是香港市民最關切的問題,截至2018年6月底,公屋輪候冊人數已超過26萬人,平均輪候時間高達5.3年,與政府承諾的3年上樓目標越來越遠,輪候時間亦創18年來的新高,可見公屋供求失衡情況非常嚴重!而私人樓宇租金持續居高不下,部份基層市民在輪候公屋期間只好被迫選擇居住劏房。根據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估算,全港有高達209,700人居住劏房,劏房住屋環境非常惡劣,平均單位的人均居住面積中位數更只得56.5平方呎,遠低於一般全港家庭住戶的161.5呎。[1]有調查亦發現舊樓劏房的消防措施嚴重不足,而且逃生通道堆滿雜物,一旦發生火災將會釀成嚴重後果,而且因着大部份劏房是把一單位劏成多個單位出租令樓宇人口負載量大增,劏房樓宇更可能有潛在倒塌風險![2]
聯合國早已在1991年提出住房權,指出每一個人都應該有一個適切居所(adequate...
14/09/2018
勞聯對2018年施政報告意見書:
「保障市民安居樂業 促進社會穩定發展 讓香港明天更美好」
特首將於10月公佈其任內的第二份施政報告,而勞工界最為關注的自然是多個影響深遠但仍未見改善曙光的勞工及社會民生政策。包括:落實取消強積金對沖;增加土地供應,增建公屋及資助房屋等。勞聯認為政府應以「保障市民安居樂業,促進社會穩定發展,讓香港明天更美好」為管治及政策理念的核心,在政府現時擁有豐厚財政盈餘的大好形勢下,應聽取各方意見善用財富,把各項施政工作做到位,推動及落實已有一定社會共識的政策,為香港帶來新一番氣象。勞聯就2018年施政報告提出以下各項建議:
完善各項勞工政策 保障市民安居樂業
1....
21/08/2018
致:勞工處
職業健康服務
執事先生 台鑒
工友長站已捱壞 職業病表未擴大
勞聯對「站立工作和服務櫃檯設計指引」的意見書
勞工處今年6月就「站立工作和服務櫃檯設計指引」的新指引諮詢工會意見,為僱主和僱員提供實務的預防措施,以減少站立工作所引致的健康風險。勞聯就此提出下列意見:
僱員工作期間因長期站立引致下肢勞損的問題,普遍存在於服務業,其中飲食行業、零售及銷售推廣、保安及部份需要長期站立的行業 僱員,常見下肢靜脈曲張、足底筋膜炎及腰背酸痛等疾病。勞聯十多年來一直非常關注長期站立工作所引致的下肢勞損的問題,並曾透過不同渠道,促請政府將這類勞損列入職業病保障範圍內。可惜至今職業病的列表在這個範圍卻「未有寸進」,致使因長期工作站立引致下肢勞損嚴重的工友,為了生計仍要繼續硬撐下去,可謂苦不堪言。
勞聯在今年6月至7月期間,再就長期站立工作與下肢勞損問題,進行了兩部份調查工作。第一部份為問卷調查,以方便抽樣方式發給需要長期站立工作的工會會員,包括飲食業、零售、推廣及服務業等,受訪者共286人。第二部份則為個案訪談,共有三位來自不同行業需要長期站立的工友接受訪談。
9成人認為下肢勞損與長期站立工作有直接關係
調查發現近7成人要工作6天,6成半人每天要站立工作8小時以上,若把每天至少站立4小時或以上工友都包括在內,長期站立工作人數高達89%,由數據可見長期站立工作是某些行業僱員的常態。被訪者中有4成2人患有下肢靜脈曲張;近3成8人患足底筋膜炎,2成8人患有雞眼...
12/07/2018
政府工種外判剝削易 服務工友薪低養家難
勞聯對政府外判服務 意見書
去年12月尾,長沙灣海麗邨外判清潔工人,控訴房屋署的外判承辦商剝削員工,侵害其遣散費或長期服務金的法定權益。工友連續罷工十日,事件引起社會關注外判制度令前線工人權益被嚴重剝削的問題。同樣情況其實不單發生在外判清潔工種上,現時政府有大量非核心工種都有外判,例如清潔工、運輸工及渠務工,甚至公共服務,例如醫管局轄下的支援職系工種等,外判制度令不少外判工友在工時、假期、年資,甚至遣散費或長期服務金方面也遭到不同程度的剝削。勞聯認為政府當局應當儘快檢討外判制度,改善審批外判服務合約的準則,增加透明度,保障工友權益。
政府工作外判制度自1990年代引入,至今超過二十年。政府外判合約總數在2000年至2012年間增加了47%,在2012年,政府外判合約的數目達6,456份,當中約82%屬非工程類合約。根據政府效率促進組2013年5月相關的調查顯示,以每年外判服務開支計算,聘用外判服務最多的10個部門,佔所有部門用於外判服務開支的87%。這些部門包括建築署、土木工程拓展署、渠務署、環境保護署、機電工程署、食物環境衞生署、路政署、房屋署、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及水務署。其中食環署、政府產業署、房屋署和康文署4個部門聘用最多外判工人,以2014年為例,房屋署聘用31,125名外判工人(表1),約60%的公屋物業管理工作,已由外判私人公司承辦。
(表1:...
10/07/2018
致:房屋事務委員會及福利事務委員會聯席會議主席及各位委員
主席:
單位愈租愈貴 基層愈住愈細
勞聯促請政府儘快設立租務管制 與空置稅相輔相成 調控租金
安居樂業,是市民大眾的基本生活需要,是社會安定的基石,亦是政府有為而治的根本及職責!但安居在香港卻是許許多多夾心家庭窮畢生精力都不能達到的夢想,亦是數十萬基層家庭每日在劏房/板間房/棺材房被跳蚤尖嘴刺咬吸血時,恍若隔世的夢幻仙境。夾心家庭及基層家庭生活安穩是社會安定發展的基石,但香港未能安居的市民竟達百萬人,如若基本居住的需要遲遲未得到合適的解決,引致社會基石一再蟄動,其他階層何以獨善其身?香港社會的前景何以繼續璀璨繁榮,閃閃生輝?
房屋是市民的必需品 治本惟有去商品化
政府多年來的高地價政策,令房屋變質成為市場價格的商品,本已高不可攀的樓價去年愈升愈離地,升幅達13.5%1,受樓價進一步攀升推動下,租金隨即同步飆升9.3% 2,增幅顯著!置業安居對夾心及基層家庭來說,已由奮鬥的目標變成遙不可及的幻想,以往用部分每月工作收入可以置業安居,現在窮每月收入只能惶恐無奈地租住劏房,但因為樓價及租金市場價格每日不斷攀升,業主在商言商,隨時向租住的家庭發出加租通知,搬遷到更狹窄或條件又差的單位居住是基層家庭唯一的選擇。夾心及基層家庭每月工作收入大部份已用作交租,冷不防隨時殺出業主加租通知,租屋家庭已如俎上之肉,任由宰割,生活苦不堪言。勞聯強烈要求政府多角度深思及處理房居住及房屋問題,強烈要求政府正視房屋是市民的必需品而非商品的社會原則,從市民的角度針對性地思考及制定房屋及住屋政策,監察及調節樓市及租金的起跌,遏止不合理的升幅,惟有房屋去商品化,才能令市民安居樂業,減少社會怨氣。
儘快設立租務管制 配合空置稅相輔相成
香港一直奉行自由市場的政策,房屋是民生必需品,政府亦任由其價格及租金隨市場自由調節,以致租金扭曲的升幅無以復加。勞聯認為政府有責任推出措施,取締市場失靈的部分,政府在2018年6月29日公佈三個目標及六項房屋政策新措施,本會對政府有心根治樓市的失衡表示歡迎,然而樓市經過多年的扭曲,單靠現時公佈的政策仍未足夠。新措施其中一項是向空置的一手私人住宅單位徵收「額外差餉」3。設立空置稅原意是希望推動更多租賃或買賣住屋單位的供應,但每年一手市場的新單位供應有限,措施成效有限,勞聯要求空置稅須針對二手私人單位度身訂造,方可有效騰出潛在的二手單位供應,遏止香港整體房屋的囤積炒賣,防止業主長時間不出租空置單位。
單推空置稅亦未有效改善樓價或租金問題,同時設立租務管制才是短期內規管租金的左膀右臂。勞聯要求政府除了完善空置稅在二手樓的應用之外,政府必須重新設立租務管制,進一步限制租金水平,控制租金過度的增長。事實上,政府在租務管制擁有豐富的立法經驗,早於1921年便曾制定租務條例,更於1945年推出了《業主與租客綜合條例》及在1973年再推出了租住權保障,可惜在1998年及2004年政府分別取消了租務條例及租住權保障4,導致現時租金異常高昂。
單位愈租愈貴 基層愈住愈細
有勞聯工友反映兩年前一家四口租住深水埗一約350呎獨立單位,租金約一萬元,已佔工友家庭收入一半,今年初因業主大幅加租50%,工友一家因未能承擔新租金而被迫遷,經兩個月在同區尋尋覓覓,一家四口最終搬到一月租萬多元以上270呎獨立單位。按現時貧窮線水平,一個四人家庭入息約$18,5006,扣除四人生活開支約$13,305.67後,只有約$5,194.4作租屋之用,而這一價格在市區只能選擇劏房,但按2017年劏房租金增幅比其他面積更大的單位高出約3%,劏房的呎價租金成為第一高位居所5。可見房屋商品化,早已扭曲至劫貧濟富的地步,租金已成夾心家庭及基層家庭的頸上刃,為了居有定所,租屋家庭要節衣的節,要縮食的縮,甚至小孩減少學習,老弱減少就醫,但租金升勢已完全離地,難道政府要基層或夾心家庭一家老幼到天橋底瞓街?恐怕我們香港繁華特區也沒幾條安全的天橋底可瞓!
租務管制與空置稅相輔相成 達到最大效果
勞聯促請政府,必須儘快設立租務管制,與空置稅相輔相成,協助房屋市場重回正軌,改善基層的住屋問題,舒緩公屋輪候壓力。為免新設的租務管制措施會出現反效果,例如:業主不出租、挑選租客、以及以各種名目去濫收費用等等。勞聯要求政府重新制訂完善的租務管制及政策杜絕上述的問題,包括:租金管制、租住權保證、租務市場變化管理等。國際上多個城市或國家有實施租務管制政策,以荷蘭政府為例,他們透過嚴格的租務管制控制租金加幅,平衡基層市民與富有人士的房屋生活,大部分基層市民也有能力在荷蘭的黃金地段享受住屋生活。
房屋政策必須多管齊下
長遠而言,政府必須着力改善土地供應及房屋政策,加強公營房屋的角色及供應,解決居住供求失衡的問題。特首早前表示「公私營房屋變為七三比不是不可以的」以及改撥合共九幅位於啟德和安達臣道石礦場的私營房屋用地以發展公營房屋3,勞聯認為政策的方向正確,並強烈建議政府大力增加興建公營房屋比例、尋覓合適的土地、將勾地表中部分可供申請售賣的土地轉作公營房屋,配合現時社會殷切期待落實的租務管制及空置稅,加強對房屋市場的監管,定能有效令房屋去商品化,將住屋政策撥亂反正。特首於競選時曾經承諾房屋政策以置業為主導,讓市民安居,樂以香港為家8。勞聯懇請特首儘快兌現承諾,設立租務管制,令香港樓市及租金調整成為基層市民可負擔的水平,人人安居樂業。
勞聯社會事務委員會 謹啟
二零一八年七月四日
1參考差餉物業估價署私人住宅各類單位平均售價,以2017年1至12月港島、九龍及新界中的A類及B類,即實用面積761呎或以下的單位平均售價計算出來。
2參考差餉物業估價署私人住宅各類單位平均租金,以2017年1至12月港島、九龍及新界中的A類及B類,即實用面積761呎或以下的單位平均售價計算出來。
3https://www.edigest.hk/property_market/%E5%A8%A5%E5%85%AD%E6%8B%9B-%E6%9E%97%E9%84%AD%E6%9C%88%E5%A8%A5-%E8%B3%87%E5%8A%A9%E5%87%BA%E5%94%AE%E6%88%BF%E5%B1%8B-%E5%B1%85%E5%B1%8B-%E7%A9%BA%E7%BD%AE%E7%A8%85-%E6%B8%AF%E6%A8%93%E5%B8%82/。
4http://www.legco.gov.hk/yr13-14/chinese/panels/hg/papers/hg0707cb1-1709-1-c.pdf。
5參考差餉物業估價署私人住宅各類單位平均租金,A類型單位加幅10.7%、B類型單位加幅7.9%、C類型單位加幅6.8%。
6《2016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
7以政府貧窮報告住戶開支模式按住戶人數分析配合消費物價指數計算,4人貧窮住戶於2018年,食品支出$6652.8、衣服支出$528、交通支出$1056、教育支出$2006.4、醫療支出$422.4、娛樂支出$211.2及其他支出$2428.8,共約$13,305.6。
8同行WECONNECT林鄭月娥2017行政長官選舉政綱。
23/06/2018
致:最低工資委員會
最低工資保障不足 工人生活捉襟見肘
勞聯建議法定最低工資應不少於40元
法定最低工資由2011年5月1日實行至今已經七年,原意是防止工資過低,保障勞工免受剝削的法例。過往不少僱主擔心最低工資會導致大量失業,商界也曾指法例會令許多公司結業,但事實上這些情況均沒有發生,反而近七年香港的失業率一直處於低水平,經濟持續造好,政府的數據也顯示,本港勞工市場現正處於「全民就業」[1]的狀態。
經過七年時間,整個社會的勞動人口亦有所增加,由2011年5月至7月的3.7百萬人上升至2018年1月至3月的3.98百萬人,上升幅度為7.18%[2],而最低工資水平亦從起初的28元調升至現今的34.5元。根據最低工資委員會最新發表的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5月至6月,領取最低工資的人數是26,700人,相比2015年同期的41,900人,領取人數是逐漸降低,數字顯示低收入行業工資普遍提高,政策是有一定成效。
最低工資水平應高於綜援金額
根據社會福利署的資料亦顯示,按2018年最新的建議金額為例,一個2人家庭,領取綜援金額是4,380元(2,190...
14/05/2018
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
勞聯對整筆撥款津助制度的意見書
2001年,政府為了讓非政府機構更有彈性和靈活地推行服務,結果推出了整筆撥款津助制度。同時,這個制度的出現亦衍生更多更複雜和難以解決的問題,嚴重影響接受整筆撥款津助制度的非政府機構的員工的薪酬待遇和服務使用者所接受的服務質素。儘管社會福利署在2007年開始重新召開整筆撥款督導委員會和接納36項改善整筆撥款的建議,但相關的問題完全沒有得到改善。
整筆過撥款對人力資源的衝擊
作為勞工團體,勞聯非常關注獲得整筆撥款津助制度的非政府機構員工的薪酬待遇。「資源不足」、「工資低」、「同工不同酬」、「肥上瘦下」等問題十分普遍。勞聯在2月召開「強烈反對以擴大輸入外勞解決人手需求」的記者會,會上從事安老行業的工友表示:「在一筆過撥款推行之前,安老院舍的護理員和保健員有不少人等候入職,因為那個時候的人工是相當吸引。現在,因為一筆過撥款,在過去接近20年,護理員和保健員的工資都無明顯的改變,再加上最低工資的關係,令一些不太需要體力要求的工作的薪酬都貼近我們(護理員和保健員)。試問一份工,人工唔系特別高,但又要考牌,又要大量體力要求,點會有人願意入行,所以就算是有政府津貼補助的資助院舍,人手都越來越緊張,越來越不夠。」由此可見,整筆撥款明顯地壓榨服務單位的員工的薪酬,且低於市場水平,加上社會結構的變化,明顯地衝擊社福界的人手,嚴重影響人手的穩定性和令工作經驗「貶值」。試問在這個環境下,非政府機構所提供服務可以有多高?
要求專責小組和社會福利署確切檢視員工的人手、薪酬和待遇
另外,勞聯歡迎優化整筆撥款津助制度檢討專責小組(下稱專責小組)的成立,以改善推行多年而充滿詬病的制度。專責小組其中兩個檢討範疇「檢視人手編制及撥款基準」和「薪酬架構、員工離職率及職位出缺情況」,當中提及社會福利署向業界收集人手編制及撥款基準,專責小組會檢討薪酬政策和職位流動的情況。
勞聯認為社會福利署絕對有責任清楚了解每個服務單位和獲得撥款的機構的人手、員工薪酬、服務比例、工作年期、離職率等資料。整筆撥款不代表責任外判,社會福利署必須清楚了解現時的服務單位的人力資源的狀況,繼而分析「資源不足」、「工資低」、「同工不同酬」、「肥上瘦下」等問題的嚴重程度和作出相應的行動。
此外,整筆撥款所津貼資助的服務,並非一般的商業買賣關係。作為以人為本的服務,人手穩定性和經驗與服務質素是唇齒相依。因此,如果專責小組和社會福利署沒有就服務單位的員工的薪酬作檢討,甚至沒有收集他們的薪酬資料的話,服務單位的員工薪酬可以繼續欠缺吸引力和競爭力,難以挽留有豐富經驗的員工和吸引相關人才入行,「服務質素欠佳」的問題仍然會繼續存在。勞聯強烈希望專責小組在提升員工的薪酬待遇的吸引力提出確實的意見,並且社會福利署能夠明確落實,改善存在了接近20年的「資源不足」、「工資低」、「同工不同酬」、「肥上瘦下」等重要問題。
最後,本會認為香港絕對有足夠的人手從事社會福利和安老行業,只要政府帶頭改善獲得整筆撥款的服務單位員工的薪酬待遇,就能吸引更多人入行。這樣就不需要透過擴大輸入外勞來解決填補現時勞動力不足的情況,亦可以改善行業的人手狀況以提供更好和穩定的服務。
港九勞工社團聯會
二零一八年五月十四日
09/05/2018
致勞工處處長
陳嘉信先生
陳處長:
貨車尾板安全操作意見書
2010 至2016 年間,與尾板相關的意外事故最少造成了3死3傷1,其中大部分事故原因是操作者在關上尾板期間,探頭查看車內貨物時,因沒有適當的設施保護而意外被夾,導致上半身或頭部重傷甚至死亡。
正視問題的嚴重性
勞工處近期更新『貨車尾板安全操作指引』(下稱『指引』),指示貨車持有人的職安健責任及如何為尾板加裝設備以保障使用者安全。指引的重點是建議貨車持有人安裝六種防護設備(下稱六寶),在諮詢過程開始至今,有部份業界人士對『六寶』在安裝和實際操作的效果仍然存有一定疑慮,致使指引現時仍受到部份業界人士質疑。但『指引』作為推動改善貨車尾板職安健的一步,有助社會及業界逐漸正視貨車尾板的操作安全問題,本會作為僱員代表,建議政府正視業界意見及訴求,考慮更多實際措施,鼓勵業界遵從指引,安裝相關的裝置。
儘快及具體落實資助計劃
本會相關屬會會員及業界人士反映,成本可以說是安裝『六寶』的其中一個最大的疑慮。由於更換六寶所費不菲,特別是觸覺式裝置,成本動輒高達數萬元,現時業界經營艱難,特別是個別單頭貨車持有人,以及需要自行消化車輛營運成本的自僱司機根本難以承擔安裝費用,特別是觸覺式裝置的開支巨大,業界只能在有限度的情況下盡力改善工作流程及安裝其餘五項裝置,無疑是大大削弱指引在改善職業安全及健康方面的效用。為了保障業界工友的生命和安全,本會希望政府能儘快就安裝或更換『六寶』推出資助計劃,鼓勵因資金問題而面對困難的貨車持有人積極安裝各項裝置,以達至上述指引應有的意義及目的。
現時每天大量前線貨運工友需要操作貨車尾板,尾板及相關裝置的安裝和使用均直接影響前線工友及相關使用人士的人身安全。本會再次促請政府回應業界要求,儘快及具體地落實資助計劃,從多方面推動及鼓勵業界遵循指引,改善從業員的職業健康及安全。
勞聯交通運輸行業委員會...
09/05/2018
致:婦女事務委員會主席
陳婉嫻女士
陳主席:
勞聯對保障本港婦女福祉和權益的建議
近數十年間,女性的社會地位不斷提升,女性在社會的參與度越來越高。然而,香港對於女性福祉和權益的保障仍然落後於其他發達國家及地區,女性在社會參與和發揮潛能方面仍面對不少障礙和不平等的情況,例如香港女性因着需要照顧家庭而犧牲事業、因着工作間及公眾場所設備不足而被迫在公眾地方餵哺母乳等情況仍然非常普遍。政府仍需加大力度,落實更多政策,消除社會環境、政策、法例、制度上,對女性各種障礙和不平等情況,讓女性和男性都能在社會上發揮潛能。勞聯對保障本港婦女福祉和權益有以下建議:
1....
30/04/2018
勞聯對香港專營巴士服務的意見
近年,巴士意外頻生,如深水埗城巴意外、大埔公路九巴意外等連續多宗嚴重交通事故,顯示不同的專營巴士公司在車隊經營及人手管理上存在類似的行業性問題,政府需要高度注視及收集社會各方的意見,改善專營巴士公司因管理而影響服務的問題。勞聯交通行業委員會(下稱:勞聯交通委員會)歡迎政府成立獨立檢討委員會檢討業界問題,從交通安全角度審視專營巴士的運作、管理模式及相關的監管制度。勞聯交通委員會就確保香港專營巴士服務的安全性及員工待遇有以下建議:
改善巴士車長的薪酬待遇,吸引新人入行
不同的專營巴士公司在車隊經營及人手管理上存在類似的行業性問題。人員管理方面:專營巴士車長承擔著過百乘客的生命安全,駕駛期間需要高度集中精神,專注留意路面所有情況。如車長在沒有足夠休息時間下持續駕駛,甚至加班,很容易造成疲勞駕駛,間接埋下巴士交通意外的誘因。根據運輸署數據,多間專營巴士公司的巴士車長平均工時為9-10小時,表面數據是符合《巴士車長工作、休息及用膳時間指引》(下簡稱《指引》),但是只要對比指引內更多數據,會發現平均42.3%的巴士車長會加班兩小時或以上,當中九巴車長超時工作的情況最為嚴重,有超過一半(57.5%)的巴士車長加班超過兩小時。[1]近六成車長因巴士公司實行「低底薪,高加班費」的薪酬管理制度,迫使車長以超時工作以賺取更多的收入維持家庭生計。巴士公司做法無疑是莫視「低底薪,高加班費」的制度,埋下令車長疲勞駕駛的危機,將賺取最大利潤,置於交通及人命安全之上,如此管理方式及薪酬管理制度絕不可取,勞聯要求政府加強對巴士公司的監管!
根據政府統計處數據,普遍職業司機一天工作八小時的平均月薪為$17,094,但巴士車長要達到以上薪金的實際工時可能高達10-14小時。以九巴車長為例,一天基本工作八小時,月薪只達$15,365,這個底薪是在巴士公司取巧地,將薪金分別以底薪及獎金的名義發放,巴士公司要求車長超時工作以維持正常服務班次,以換取達到領取獎金的工時。由於巴士車長的真正薪金低於市場水平,這種薪金加獎金的制度,迫使巴士車長超時工作,從而獲得額外的獎金。[2]
疲勞駕駛不是巴士車長所願見,但巴士車長所背負的責任及其所承擔的壓力根本未能從其薪金中反映出來,因為巴士車長的薪酬待遇不理想,無法吸引新人入行,現職車長的流失率非常高,導致行內嚴重人手不足。為吸引更多新人入行和挽留有經驗巴士車長,專營巴士公司有必要進一步改善巴士車長的薪酬待遇,但是多間專營巴士公司多次以經營成本高企、盈利減少、甚至虧蝕等理由拒絕巴士車長改善薪酬福利的訴求。勞聯強烈要求政府督促專營巴士公司投放更多資源改善巴士車長的薪酬待遇,勿讓公司巧立名目,迫使車長以加班或長工時換取生活經濟來源,將疲勞駕駛責任推卸於巴士車長身上。
取消《指引》中的特別更,勿讓長工時合理化
勞聯歡迎運輸署對《指引》作出修訂,把巴士車長的工作時間限制至12小時及把駕駛時間限制至10小時,但是勞聯認為部份修訂亦有改善的空間。就「兩個相連更次之間的休班時間不應少於 10 小時」的安排,有工友向我們反映指10小時的休息時間在計算上下班交通、梳洗、進膳時間後所剩餘的根本不多,因此勞聯建議運輸署增加更與更的休息時間以進一步保障巴士車長有足夠休息時間。
另外,勞聯反對在《指引》中增設「特別更」的修訂(指引2)。在未有此修訂前,只有九巴設有「特別更」的安排,但在《指引》認可「特別更」後,城巴、新巴隨即決定引入「特別更」的安排,把部分車長的工作時間,延長至每日最長13.5小時,變相將長工時合理化,對解決疲勞駕駛的問題完全沒有幫助。[3]現時運輸署只透過《指引》去規範各專營巴士公司的編更安排,沒有列出明確罰則,對於沒有跟隨指引的專營巴士公司,署方只要求解釋或發出警告信,令《指引》形同紙老虎。因此,勞聯強烈要求政府在審批巴士專營權時加入保障車長薪酬待遇條款、要求巴士公司嚴格執行《指引》等作為延續專營權的條件。
檢討《公共巴士服務規例》,約束乘客不合理行為
大埔巴士交通意外的其中一個成因懷疑是因為乘客辱罵和指摘巴士車長,巴士車長情緒受到影響,最後導致意外發生。事實上,因着人手嚴重短缺,班次不準時和脫班問題比以往更常出現,他們被迫承受更多來自乘客的投訴和不禮貌對待,嚴重影響巴士車長的駕駛情緒,增加發生交通意外的機會。雖然現在有《公共巴士服務規例》規管乘客的行為,但大埔巴士意外顯示上述規例根本未能完全確保巴士車長能在安全的環境駕駛,勞聯要求政府檢討《公共巴士服務規例》,增加對滋事乘客的檢控和罰則,增加《公共巴士服務規例》的阻嚇性。
監管專營巴士公司非票務收入及管理制度
現時,政府在審批巴士專營權時會審批專營巴士公司的帳目,當中包括票務收入和非票務收入,然而因巴士專營權政策中,對非票務收入定義不明確,以致政府當局未能有效監管專營巴士公司的收入。以九巴公司為例,九巴公司在2011-2012年間聲稱因為業務錄得虧蝕而要申請加價4.3%,然而比較各專營巴士公司的廣告收入結果發現,當時擁有933輛的城巴有4,800萬廣告收入,擁有717 輛巴士的新巴亦有5,900 萬廣告收入,然而擁有巴士達3,800輛的九巴廣告收入只有1億元。[4]勞聯認為巴士專營權政策中,對非票務收入定義不明確,使巴士公司可以使用「財技」,分拆子公司管理部份巴士廣告收益,未能顯示巴士專營權的實際價值及利潤,這個監管的漏洞促使巴士公司可以因票務利潤不明顯而壓縮甚至製造各式剝削式薪金制度,壓榨車隊人員,包括巴士車長的薪金及待遇,造成車長不斷追更及潛伏性的疲勞駕駛問題,勞聯要求政府必須檢討巴士專營權政策中,對非票務收入的規管,以免上述惡性循環不斷重覆。
再者,因着土地收益並不需計入專營權帳目的非票務收入中的關係,九巴所有土地盈利項目均不需計入審批加價和專營權的帳目內。巴士公司因着未把廣告收益、車廠土地收益等賺錢項目計入專營權帳目當中,造成帳面虧損,對外藉以各政府申請加價,對內則剝削員工及車長的薪酬待遇,勞聯要求政府必須檢討巴士專營權政策中,對非票務收入的規管,以免上述惡性循環不斷重覆。
以上可見,政府現時巴士專營權政策,不單無法真正顯示巴士專營權的實際價值及利潤,同時亦無法對專營巴士帳目作出有效監管,變相放任巴士公司多年來使用「財技」的方式轉移非票務收益,向市民加價,員工受剝削,社會而對疲勞駕駛炸彈,政策問題造成社會三輸,剩下巴士公司獨然穩勝,這是社會及工會所不能接受的!勞聯強烈要求政府重新檢視巴士專營權帳目中的非票務收入的覆蓋範圍,促使專營巴士公司完整地公開其帳目,避免專營巴士公司再以使用「財技」的方式轉移利潤,再以業務虧蝕、經營困難等理由拒絕改善巴士車長的薪酬福利。
勞聯交通運輸業委員會
勞聯權益委員會
二零一八年四月三十日
14/04/2018
勞聯對高額長者生活津貼的意見書
政府2016年公佈《中期人口報告》指出,本港共有超過116萬名65歲或以上長者,其中80歲以上人士有34萬人。而根據政府《香港人口推算2012-2041》報告,預算本港65歲或以上人口將會飆升至近256萬人,約佔總體人口的三成。
政府資料亦顯示,截至2017年12月底,共有474,315名長者領取長者生活津貼(每月2,600元),受惠人數約佔整體65歲或以上長者人口的四成。政府估計這約47萬長者中,有8成人符合在今年6月正式推行的「高額長者生活津貼」申領資格。長生津及高生津的覆蓋率約為47%,再加上高齡津貼(生果金)、綜援及傷殘津貼等,覆蓋率為74%,大約是91萬人。
對政府多年來不斷增加現金津貼,助長者紓困及降低貧窮率,勞聯表示歡迎。不過,根據政府數據,平均每三個長者便有一個處於貧窮線下,朝不保夕。可見基層打工仔女在退休或喪失工作能力後,難以承擔沉重的日常生活開支,試問這就是社會對待辛勞半世的勞動者的合理回報嗎?而政府推出的不同形式的現金津貼計劃這「零支柱」(即無須供款、由政府資助及管理的制度,提供最低水平的退休保障),沒有具體融資方案,財政全由政府單方面承擔。若未來經濟轉壞,政府是否能夠承擔風險仍有疑問? 勞聯認為現時政府的資產淨值已超逾萬億元,今年政府綜合盈餘也超過1,380億元,政府應把握難得財政充裕的優勢,就上述報告中預期會出現的「高齡海嘯」問題,立即制定由勞、資、官三方供款、一個可持續融資的全民退休保障方案,方為長遠策略。
現時,生果金只有1,345元,長生津、高額長生津亦分別只有2,600元至3,485元。以「高額長者生活津貼」為例,金額是比前兩者為高,但一樣設有入息及資產審查,對部份剛好未能領取的高額長生津的長者來說,變相強迫他們花光積蓄以符合申請要求,沒有足夠積蓄,也造成不少長者坐立不安。所以,要保障市民退休生活、安長者的心、真正為長者脫貧的長遠措施,就是推行「不論貧富」的全民退休保障的政策,以免審查的全民退保方案一次過簡化手續,將有需要人士的申請手續簡化,亦長遠地一次過解決耗費問題,減省的行政費用可進一步善用於各方面。
以關愛基金為例,根據2017年最新財政情況,基金向各執行機構支付的金額(包括津貼額和行政費)高達56.27億。「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高額長者生活津貼」規模比關愛基金更龐大,其客觀效果是架行政臃腫,耗費公帑,在社會上也爭議不絶。扶貧委員會報告亦指出「不論貧富」方案是社會大多數的共識,希望政府能聆聽市民心聲。
同時,政府堅持現存有不少「高資產、低收入」的退休長者群,為填補74%之外的空檔,推出反應極差的逆按揭計劃失敗後,又再推年金計劃,這種計劃,本質上是金融產品,覆蓋率低之餘,更要長者將積蓄轉交政府按揭公司管理,承擔一定的投資風險,在面對年老的醫療保健方面可能顯得足襟見肘。
勞聯重申,強烈要求政府推出「不論貧富」的全民退休保障,以保障市民的退休生活。一個財政上可持續性、五個支柱都完整的退休政策,才是香港社會所樂見的。
港九勞工社團聯會
二零一八年四月十四日
23/03/2018
致:立法會退休保障事宜小組委員會
主席 郭偉强 議員
勞聯對政府為長者提供的各項現金援助意見書
今屆財政預算案為落實《施政報告》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如向合資格人士「出三糧」、透過關愛基金幫助「N無」人士、預留150億配合落實取消強積金「對沖」安排,以及今年6月開始接受申請的「高額長生津」設有追溯期。種種措施,確實有助舒緩基層市民及退休長者愈加沉重的生活壓力,勞聯對此表示歡迎。
增加現金津貼有助長者紓困,降低貧窮率,可是在政府的資產淨值已超逾萬億元,今年政府綜合盈餘也超過1,380億元的情況下,對一些保障市民退休生活、真正為長者脫貧的長遠措施,例如「不論貧富」的全民退休保障等長遠承擔的政策,政府卻避如蛇蠍,這種做法不但不能取信於民,同時對解決貧富懸殊問題不力。
事實上,政府財政十多年來每年都有盈餘,市民對政府長期坐擁鉅額財政儲備,已經非常不滿,『還富於民』呼聲逐年升温。根據政府《香港人口推算2012-2041》報告,預算本港65歲或以上人口將會飆升至近256萬人,約佔總體人口的三成。可惜,面對報告中預期會出現的「高齡海嘯」,今屆政府仍未能把握難得財政充裕的優勢,沒有立即制定長遠的全民退休保障政策,實在令人失望!
現時,長者的生活依然毫無保障,平均每三個長者便有一個處於貧窮線下,朝不保夕。可見基層打工仔女在退休或喪失工作能力後,難以承擔沉重的日常生活開支,試問這就是社會對待辛勞半世的勞動者的合理回報嗎?勞聯希望今屆政府儘快推出取消強積金對沖的具體方案及落實時間表,並維持現有僱員權益不變。同時,為舒緩退休長者的生活擔子,勞聯建議政府可考慮推行短期措施,即時幫助長者,例如將現時給予長者和合資格人士使用指定公共交通工具,每程2元的優惠票價的受惠對象從現時的65歲或以上長者,降至至60歲,而65歲或以上長者2元乘車優惠則改為免費,這樣更能體現,鼓勵年長人士融入社區,建立關愛共融社會的精神。
在世界銀行倡議的退休保障框架中的五大支柱中,政府在「零支柱」(即無須供款、由政府資助及管理的制度,提供最低水平的退休保障)引入不同的分層審查機制,推出以不同形式的津貼應付退休養老問題。但是,社會對所推出各種現金津貼計劃爭議不絶,例如:即將在6月推行的「高額長者生活津貼」,金額提高但要審查,且沒有具體融資方案,財政單方面全由政府承擔,對於部份剛好未能領取的長者來說,「高額長者生活津貼」是雞肋,變相強迫他們花光積蓄以符合申請要求,可以預期未來爭議仍會不斷出現。
又以關愛基金為例,根據2017年最新財政情況,基金向各執行機構支付的金額(包括津貼額和行政費)高達56.27億。「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高額長者生活津貼」規模比關愛基金更龐大,其客觀效果是架床叠屋,造成行政臃腫,亦耗費不少公帑。在周永新教授團隊的《香港退休保障的未來發展研究報告》中所建議的全民老年金的基礎上,以免審查的全民退保方案一次過簡化手續,將有需要人士的申請手續簡化,長遠一次過解決耗費問題,而減省的行政費用可進一步善用於各方面。勞聯認為此舉可取,強烈要求政府推出「不論貧富」的全民退休保障,以保障市民的退休生活。
對現時政府種種零散化、斬件式及小修小補的措施,難免令人感到政府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欠缺長遠承擔。勞聯認為政府在勞工及民生問題上,應有長遠投資及政策上的規劃。無持續性、無法預算將來的政策,絕對是與市民祈望的安穩退休生活背道而馳。步入暮年的市民,沒法分享經濟成果,反而對未來日子惶惶不可終日,這並非社會所樂見。
港九勞工社團聯會
二零一八年三月二十三日
01/03/2018
勞聯對2018-2019 年財政預算案之回應
「鉅額盈餘機遇未抓緊 勞工民生規劃欠承擔」
就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二月二十八日)發表的財政預算案(下稱「預算案」),勞聯有以下意見:
勞聯樂見政府提出一系列稅項減免措施及向合資格人士「出三糧」,有助紓緩打工仔女及基層市民愈加沉重的生活壓力。另外,勞聯樂見政府回應本會部份訴求:加大取消強積金對沖機制的承擔、改善政府外判僱員待遇、就「N...
12/02/2018
致:福利事務委員會主席
邵家臻議員
《在職家庭津貼計劃》意見書
今年4 月將改名為「在職津貼計劃」(下稱職津)的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計劃(下稱低津計劃),目標是鼓勵低收入家庭透過就業自力更生,並聚焦支援當中有兒童及青少年的基層家庭,以紓緩跨代貧窮。但政府報告指出低津計劃自2016...
05/02/2018
致 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主席
麥美娟議員, BBS, JP
麥主席:
勞聯對新富戶政策意見書
有關2017年10月開始實施的公屋新修訂的「富戶政策」(下稱新富戶政策)無論在推出前後,都引來社會極大爭議。新富戶政策未能即時增加房屋供應,加快公屋流轉的效果也成疑,反之加劇社區老齡化,與政府居家安老政策抵觸,強迫市民承擔長期供樓的風險。勞聯認為政府應切實增加公屋供應才是正本清源,務實解決港人住屋問題。
「拆散家庭 有違天倫」
政府一直推行不同措施,房委會多年前提倡天倫樂計劃,例如:「天倫樂優先配屋計劃」或調遷、加戶、合戶等的多個不同計劃,目的是鼓勵年青一代與長輩同住,促進公屋住戶家庭和諧共融及以便年青一代與長輩同住或居於鄰近屋邨,互相照顧。
但這批因「新富戶政策」而被迫除名及拆戶,並要承受私營樓宇的巨額房租或償還樓宇借貸的家庭,當中面對巨大的經濟壓力。明顯地「新富戶政策」未見其利先見其害,其副作用立竿見影,客觀結果是立即造成家庭分化。勞聯認為迫使有收入的年輕子女和父母分居,離開現有公屋居所,這情況除令公屋社區老齡化加劇外,更增加社區配套及照顧長者的壓力,與政府鼓勵居家安老政策是相違背的。
濫用公屋絶不姑息
「新富戶政策」由以往的富戶入息及資產同時超逾上限才須搬走的「雙軌制」,收緊為只要其中一項超出上限便要搬走的「單軌制」。新政策下當有公屋戶在港擁有私人住宅物業,或家庭入息超過公屋入息限額五倍,或家庭總資產淨值超過公屋入息限額100倍,便須遷離其公屋單位。
現時公屋輪候的人龍長,面對公屋長期供不應求,勞聯同意房委會在努力增加公屋供應的同時,也應要檢視如何更好地運用公屋資源,以確保能更有效分配給較有迫切住屋需要的人士。對擁有私人物業,卻霸佔著公共資源的住戶,勞聯認為應按政策執行不應姑息,以便騰出房屋予輪侯冊上的家庭。
新政策下,一個3人家庭,入息約11.2萬元或資產有224萬便要搬走,必須注意的是一般公屋家庭根本沒有如此高的收入。根據房屋署2016年10月的資料顯示,從2012至2017年之間,平均每年收回的富戶單位只有230個,可見收回單位,無助對整體房屋供應。可見濫用公屋資源的畢竟人數有限及並非主流,大部份受影響的所謂「富戶」,到底有多「富」?新政策能成效如何?真正能收回多少公屋呢?對解決排長龍輪候公屋的幫助是否那麼大呢?仍屬未知之數。
勞聯葵芳中心於2017年6月,在政策推出前就新富戶政策曾召開居民大會,不少家庭最關注的是資產如何計算,他們指出所謂「資產」,是父母輩年輕時打工數十年的積蓄,原打算退休後「慢慢搣」以安享晚年及應付醫療費之用,不用依靠政府。也有不少住戶擔心日後被迫出外租樓或買樓,以現時瘋癲的物業市道,根本沒有承擔的能力,更不能找到同等類似的單位。
強迫供樓 承擔樓市風險
香港地少人多,住屋問題一直是每個家庭最重要的事情,不少家庭供樓,隨時歷時數十年,香港人常被戲謔為「樓奴」,絶非浪得虛名。最近國際調查機構Demographia報告指香港連續8年是「世界第一」,樓價水平達到打工仔全家每年入息中位數的19倍。
勞聯認為有條件的「真」公屋富戶,數量只佔少數,新富戶政策把基層打工仔窮一生努力得來的積蓄換為「磚頭」,人為地強逼置業,「公屋住戶」想抽居屋,供應量卻不足,餘下的人,都被推往瘋狂的樓市中。試想想,一個人在退休前,突然要承擔樓市的風險,萬一家庭成員中突然失業、遇上嚴重疾病或財政困難,將要承受的風險極高,他們未必有能力應付如此突如其來的變化,這將會造成不同的社會問題。
房屋核心問題 供應不足
追本索源,房屋的核心問題是供應不足;土地問題也未能在短期內改善。以現時私樓樓價之瘋狂、租金無管制地上升、綠置居在短時間是否能幫助加快公屋流轉仍是未知之數、居屋數量少之又少,明顯地,整個公屋流轉及置業階梯是嚴重斷裂。
勞聯認為政府有很多方法可增加房屋供應,如香港有不少荒地、貨櫃場、露天停車場等,這是現成土地,不用填海也不用破壞郊野公園,可直接使用,政府應予積極規劃。另外,不少《私人遊樂場地契約》下的用地其實可收回再用,尤其近年常為人詬病的粉嶺高爾夫球場用地,佔地172公頃,其場地契約2020年到期,若能收回並用以興建公屋,必能舒緩香港房屋問題,可惜最近有報導指該地計劃提供13,200個住宅單位,低密度住宅佔地比例遠高於高中密度住宅,提供13,200個住宅單位,實在是令輪侯上數近30萬個家庭非常失望,勞聯促請政府及有關部門汲取社會意見,善用每一塊土地發展房屋,從源頭增加房屋供應,舒緩社會房屋短缺的問題。
港九勞工社團聯會
二零一八年二月二日
31/01/2018
勞聯對 2018-2019 年財政預算案意見書
現時政府的資產淨值超過17,000億港元,相當於四十二個月政府開支,而財政司司長早前在網誌公佈,截至2017年8月底,今年政府綜合盈餘為572億元,較原本全年盈餘預測的163億元為高,更預測本財政年度最終錄得的財政盈餘超逾一千億。
如何善用這筆盈餘,是一項充滿挑戰的工作,儘管司長在網誌描繪的香港經濟一片向好,勞動市場更是「全民就業」,但不容否認的是,現時本港貧富懸殊日趨嚴峻,普遍市民對政府長期坐擁鉅額財政儲備頗為不滿,『還富於民』的呼聲也愈來愈高。政府在動用財政儲備時是要保持財政紀律,但勞聯認為財政儲備「取之社會應用於社會」,故對新一屆政府首份財政預算案提出以下建議:
政府加大財政承擔...
09/01/2018
致: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主席
易志明議員, SBS, JP
就「合理調整3條過海隧道和3條連接九龍與沙田的陸上隧道的收費」的意見
香港3條過海隧道:西區海底隧道(下稱西隧)、海底隧道(下稱紅隧)和東區海底隧道(下稱東隧)和3條連接九龍和沙田的隧道:尖山及沙田嶺隧道(下稱尖山隧道)、獅子山隧道(下稱獅隧)和大老山隧道,是眾多過海和途徑沙田區及九龍的商用車輛和公共交通的必經之地。
根據運輸署提供的資料,東隧、大老山隧道和獅隧在平日早上繁忙時間的交通需求早已明顯地超過各自設計容車量接近4成,紅隧更超出達77%。因此,這四條隧道在早上繁忙時間出現1至3公里的車龍,而平均由車龍龍尾至隧道出口的行車時間為14至31分鐘。若政府不再馬上採取針對性的措施,以上恆常的交通擠塞的情況只會越來越嚴重,最終受害的是每天需要經沙田至九龍或過海上班的廣大打工仔。
就運輸署「交通流量合理分佈研究」的意見,勞聯有以下的回應:
適度下調西隧的隧道費和上調紅隧及獅隧的隧道費
現時,政府仍未就下調西隧收費進行任何實質的行動。西隧未來五年專營權結束前,勞聯要求政府盡快推出短期方案,疏導市區過海車輛轉用西隧。
另外,紅隧和獅隧現時的收費遠低於其他兩條過海隧道和兩條陸上隧道,令駕駛者集中使用這兩條隧道來往沙田和九龍及過海,而且收費已有18年沒有作出調整。勞聯贊同透過適度地上調紅隧和獅隧的費用,以將行經這兩條隧道的車輛分流至其他隧道,特別是使用率偏低的尖山隧道和仍有空間的西隧。
贊同需要同時間調整各隧道的費用
現時,尖山隧道和西隧仍未被充分使用,加上不少經沙田過海的司機會配對使用三條過海隧道和三條陸上隧道。因此,勞聯認為單靠調整其中一條隧道的收費是不能同時改善各隧道在繁忙時間的車流量。
調整重點在於私家車、的士和電單車,而不應調整公共交通車輛和貨車的隧道費
私家車、電單車和的士這些較私人化的交通工具竟然佔了這六條隧道的總交通流量的73%,但是大部分經沙田至九龍及需要過海上班的人士應是選擇乘搭公共交通工具。這裏反映一個非常不平衡的情況,隧道的大部分容車量被私人交通工具佔據,而公共交通工具未能完全發揮其迅速運送大量市民的功能。若平日早上和傍晚繁忙時間,能減少私人車輛的流量,讓更多公共交通工具更流暢地經過這六條隧道,對於縮短乘搭公共交通工具的市民上下班塞車的時間,絕對有莫大的幫助。
如果將公共交通工具的隧道費增加的話,相關服務的路線既不會因此作出更改,只會首先影響相關的票價,加重市民在交通運輸方面的負擔。另外,如上調貨車的隧道費,所上升的運輸成本,也會直接轉介至市民,繼而影響整個社會的經濟。因此,勞聯建議保留公共交通工具和貨車的隧道費。
紓緩主要交通幹道擠塞的短期建議:按照未來的需求重新規劃巴士專線和擴建各隧道巴士轉乘站
新界東北、沙田區、啓德發展區等將有大規模發展,對這六條隧道的需求只升不降。勞聯提出,政府有必要推算未來這六條隧道的行車流量,再配合實際的車龍的位置和公共巴士的服務,重新檢視和規劃6條隧道的巴士專線所覆蓋的範圍。讓公共巴士在平日繁忙時間經過上述隧道的行車時間大幅度縮短,以吸引更多人士改乘公共巴士經沙田出九龍區或過海上班。如政府沒有按照未來的規劃而作出應變措施,隧道擠塞的情況一定會越來越嚴重。
另外,現時部分隧道的巴士轉乘站「早已超出負荷」,以大老山隧道為例,三至四架巴士已經填滿整個轉乘站,但是早上繁忙時間多達58條巴士線使用大老山隧道,大幅度加長了巴士埋站和等候埋站的時間。
勞聯認為政府有必要擴建使用率甚高的大老山隧道和紅隧的巴士轉乘站,以大幅度縮短巴士埋站和上落客的時間,繼而縮短巴士經過隧道的時間,吸引更多人士改為乘搭公共巴士。
紓緩主要交通幹道擠塞的長期建議:興建新的連接沙田及九龍區和過海的隧道或主要幹道
相對與日俱增的需求量和城市發展,現時道路難免足襟見肘,不足以應付長遠實際需求。在這個情況下,政府有責任未雨綢繆,規劃興建新的隧道和高速公路,提供新的幹道連接新界東至九龍東和過海。
勞聯社會事務委員會
2018年1月9日
20/12/2017
致:勞工處
陳嘉信 處長
政府完善勞工政策 更好保障基層勞工
港九勞工社團聯會(下稱「勞聯」)代表屬下各行各業的工會團體,以及根據現時本港勞工工作實際情況,整合各方聲音和意願後撰寫這份意見書。特首在任內的首份施政報告以專題表述「退休保障及勞工」的政策,是值得肯定及鼓勵的做法,因此,勞聯期望處長亦能開放地、仔細地考慮和聆聽本會的意見,改善以下各項有關勞工切身權益問題,完善對基層勞工的保障。
反對以擴大輸入外勞解決人手需求
2017施政報告發佈前夕,政府已不斷放風,表示因安老行業人手不足而有需要考慮在「資助安老服務」輸入外勞。特首及勞福局局長羅致光向傳媒解釋勞工政策時,亦多次強調基層員工包括安老業出現人手不足的情況下,要考慮輸入外勞,勞聯對此表示強烈不滿,以及反對以擴大輸入外勞作為解決行業人手不足的方法。安老行業和職業司機人手不足的問題,原因是在於薪酬待遇不理想、工時長及欠缺晉升階梯。
以安老院舍行業為例,假如資助院舍員工的薪酬待遇,跟隨現時政府薪級點不變,至今應該已達到$17,000至$18,000元的水平,但自政府更改制度,轉變為一筆過撥款後,不少資助院舍為節省成本,反而令員工的薪酬待遇比十多年前更差。現時,安老院舍照顧員月入中位數只有$12,600,部份從業員每天工作時數長達10-12小時,每日更需要處理排泄物及嘔吐物等厭惡性工作,日常扶抱院友亦需大量體力勞動,相比保安員、清潔工人、校工、洗碗工等在晉升階梯和薪酬待遇方面毫無優勝之處。安老院舍行業如此欠缺吸引力和競爭力,自然難於吸引新人入行。
所謂正本清源,勞聯認為政府理應從根本問題入手,增加資源及制定措施改善從業員的薪酬待遇,吸引有資格且有能力的打工仔入行,特別是年輕人。同時,政府亦應加大力度和配套措施為有意投入職場的婦女及少數族裔等提供支援,以釋放更多潛在的勞動力,讓其成為本地勞工的生力軍。
勞聯重申,應保障本地工人優先就業,反對政府盲目地一刀切以擴大輸入外勞解決人手需求,如日後的機場三跑道工程,輸入外勞亦應透過勞工處補充勞工計劃進行。
2. 取消強積金對沖 儘快提出落實時間表
政府在施政報告中表明,願意加大財政承擔,以減低取消強積金對沖對中小微企的影響,以及協助僱主為日後需支付的遣散費或長期服務金(長服金)的開支作專項儲備,並承諾年底前提交勞、商界都接受的具體方案,勞聯對此表示歡迎。勞聯要求政府儘快提出落實時間表,並維持僱員現時的長服金和遣散費權益不變,全面取消強積金對沖,以保障僱員的退休生活。
3. 檢視假期制度:延長侍產假至7天全薪及產假至14週全薪
政府施政報告建議男士侍產假的日數,由現時3天增至5天,勞聯表示歡迎。男士在照顧初生子女及產後太太的角色實在非常重要,勞聯要求政府日後將男士侍產假延長至7天並達至全薪,與時俱進持續改善勞工待遇。
另外,勞福局局長羅致光曾在電台解釋施政報告時指出:國際勞工組織建議的產假是14個星期,內地產假亦接近這個水平,香港沒理由低於此水平,並表示政府會於一年內完成法定產假由10週增至14週的研究,與國際勞工公約看齊。增加產假日數能令媽媽有更多時間休息和餵哺母乳,勞聯促請政府儘快檢討並落實法定產假增至十四週及達至全薪。
4. 劃一勞工公眾假期日數 消除落後及不平等
對於羅局長表示任內無計劃劃一勞工公眾假期至17天,勞聯深感遺憾。勞工處早在2011年委託政府統計處,透過綜合住戶統計調查就劃一假期做過仔細調查,收集有關數據,其後調查報告也經勞顧會討論,對劃一假期日數的研究已有一定基礎,但現屆政府突然表示不會在任期內處理劃一假期,勞聯認為非常不合理。
根據政府統計處2015年2月,向立法會人力事務委員會會議提交的「香港僱員放取法定假日及公眾假期的調查」的結果顯示,全港有多達97萬8千多名僱員是放12天傳統稱為「勞工假」的法定假期,佔全港僱員人數超過三成。數據同時顯示,假期越少,工時卻越長,放「勞工假」的僱員,平均每星期工作5.9天;而放17天公眾假期俗稱「銀行假」的僱員,平均每星期工作5.3天。調查也顯示,低薪行業如飲食、物業管理、保安及清潔服務、食品加工及生產、洗衣及乾洗服務以及零售業等,皆有較高比例的僱員只放取勞工假。
報告也指出,按政府經濟顧問估計,整體僱主遵行有關法例每年預計增加的成本(調查以 2011 年工資水平計算),增加一天法定假日為3.7億元,若增至五天法定假日,需要18.3億元。有其他機構評估是全港僱員每年的勞工成本超過5,000億元。以此計算,18.3億元其實只佔整體勞工成本0.3%左右。值得留意是,政府這個估算,是假設僱主全數聘用人手替補放假的員工,但實際情況未必如是,若再扣除這個因素,成本可能更低。
增加5天假期可讓打工仔更多時間陪伴家人,進一步落實到政府提倡的家庭友善政策,也可鼓勵市民在職進修。所以,勞聯強烈要求政府儘快修訂勞工假的日數,使之與公眾假期看齊,從制度上消滅這落後及不平等的情況,讓約100萬在工作崗位上努力奮鬥的基層僱員享受同等的待遇。
5. 『破欠基金』盈餘豐厚 應儘快發還差額及擴大特惠金保障範圍
「破產欠薪保障基金」(下稱「破欠基金」)應付遣散費特惠金的錯誤計算方法,在2016年5月得以糾正。但根據勞工處2017年8月資料顯示,大約只有500宗個案,獲發還特惠金少付的差額,涉及款項為1,440萬元。勞聯促請勞工處主動聯絡受影響的工友並提供協助,簡化申請程序,以及加快處理個案和批款,讓受影響僱員取回應得的權益。
截至2017年3月底,『破欠基金』的累積盈餘已經達到45億9,060萬元,顯示基金水浸。『破欠基金』成立之目的,是為解決因公司破產而被拖欠工資陷入經濟困難的工友解燃眉之急。立法會於2012年4月通過《2012年破產欠薪保障(修訂)條例》,將保障範圍擴大至未放年假薪酬及未放法定假日薪酬,修訂並於2012年6月生效。當時,破產欠薪保障基金委員會同意在《修訂條例》實施一年後檢討。勞聯認為,特惠款項的墊支金額自從1996年2月修訂為現時水平,已二十多年未有修訂,而『基金』累積了豐厚盈餘,完全可以為受影響僱員提供更多更佳保障。因此,勞聯促請有關當局儘快檢討『破欠基金』特惠款項的上限及涵蓋範圍。
6. 檢討職安健政策 擴大職業病保障範圍
根據勞工處統計數字顯示,在2017年上半年,包括所有工作地點的職業傷亡個案數字為17,092宗,職業傷亡致命個案的死亡總人數為104人。按行業分類,建造業的工業意外便錄得1,816宗,比去年同期1,758宗增加3.3%。死亡個案有8宗,比去年同期的6宗為高。從數字可見,全港的職業傷亡個案數字一直徘徊在高位,情況令人擔憂。特首在施政報告中稱會檢討職安健法例,加重罰則,期望於今年內提出初步的修訂方向,而勞工處也正就職安健法例的罰則,尋求律政司意見。
最近,審計署報告分析法庭就《工廠及工業經營條例》和《職業安全及健康條例》被定罪的個案中,最常見的5 種罪行所判處的最高罰款額和平均罰款額,雖然在2012至2016年增幅為47%,但最高罰款額只有約12萬,而平均罰款額也遠低於法定20萬元的罰款額的上限。
勞聯認為應加強罰款額,以收阻嚇作用,防止僱主心存僥倖、罔顧安全的心態。同時,勞聯強烈要求勞工處應儘快成立勞方、資方及勞工處處長為代表的專責小組,檢討和研究改善高危工種,例如高空工作或地盤內工作的安全指引,與及改善工人的工傷保障包括保險、賠償治療及康復服務。當然,政府亦應積極考慮設立相關指引,用以規範及提升業界安全管理系統内的人員(如安全督導員)的質素,有助僱主改善工作環境及各項流程安全設定,提昇業界職業安全。
審計署報告同時亦指出,截至2017年3月31日止,勞工處非經常施工的建築地盤工作場所共有6,074 個積壓個案,而非建築地盤工作場所則有23,414個積壓個案。在此,勞聯祈望勞工處能在監察、視察工作場所的進度方面加強效率和縮減延誤時間,以加快清理積壓個案,保障工人在工地的安全。
另一方面,根據統計處2017年7月至9月數字,全港工作人口已超逾396萬人,而2017年上半年經證實的職業病個案,只有143宗,但其實從各種證據反映這並不是事實的全部。以餐飲服務業為例,2017年6月從事餐飲服務業人數已超過24.2萬人,在2016年全年,飲食業的意外有4,975宗。
勞聯在2016年5月完成了一項有關飲食業從業員調查,除了工傷意外,他們普遍面對長工時和工作勞損問題;因僱員經常需要站立工作,下肢勞損是常見的職業病。受訪業界人士平均每周工作5.5日,每日工時長達8.9小時,當中站立時間竟高達7.5小時,大部分人肩膀和腰部勞損程度最大,更有41%人士因身體痠痛或麻痹徵狀而影響工作。
雖然,勞工處稱已經加強與大型飲食連鎖商溝通及加強宣傳,例如,每3小時容許僱員休息15分鐘,但指引並無約束力,僱主可依可不依,對減輕僱員長期積壓的工作勞損功效成疑。因此,勞聯要求政府當局與時並進,將肩頸背和下肢的勞損或痛症等常見工作疾病,例如:下肢靜脈曲張、足底筋膜炎、膝骨關節炎和肩周炎等納入《僱傭補償條例》下職業病受保障範圍。
7. 立法保障惡劣天氣下僱員權益
今年8月,本港歷史上第五強的強颱風「天鴿」襲港,十號風球下,本港有一名男子墮海死亡;鄰近的澳門則大停電,全市停頓更釀成至少8人死亡的慘劇。本港公共事業及個別行業,例如公共運輸、醫療服務、保安、酒店、食肆及娛樂場所的僱員,無論強颱風、黑色暴雨警告信號生效期間或是酷熱天氣下,均需上班,以維持基本服務。
新一任勞福局局長羅致光,在10月18日立法會會議上回覆議員提問時表示,勞工處並無備存在惡劣天氣下需要工作的僱員人數及與此相關的統計數字。同時,也沒備有因工作環境或惡劣天氣而導致傷亡的資料。明顯地,政府對在惡劣天氣下受影響的行業人數及工友傷亡「並不重視」,以致連基本數據也沒有備存,對此勞聯表示驚訝及認為不合理!我們要求政府作出改善措施,儘快為惡劣天氣下需要工作的僱員人數及與此相關的統計數字和傷亡的資料備存紀錄,供日後制定政策時作參考,以及定時發佈相關數據給公眾。
勞工處雖然編製了「颱風及暴雨警告下的工作守則」,然而,這種工作守則及指引,並無法律效力,其實是「紙老虎」,對工友的保障有限。例如不少公司並沒有提供任何交通工具或惡劣天氣津貼,如工會曾收到機場保安員工求助,表示被公司扣減假期或以工時填補;也有巴士司機被召回公司候命,等待十多個小時而沒有獲得任何津貼;甚至有公司要求僱員在「落波後」在不合理的短時間內上班,或者要向公司「補回」因颱風而沒有上班的工作時間,情況令人髮指及憤怒。
當局應儘快研究以立法方式保障僱員在颱風及暴雨警告等惡劣天氣下的合理權益。包括:僱主應提供合理颱風或暴雨額外的「上班津貼」;提供適合的交通工具上班或以交通津貼代替;為在惡劣天氣上班或留守的僱員,提供合理膳食安排等。
8. 修訂「4.1.18」連續性契約的規定,保障時薪及兼職工人
連續性契約的規定,旨在保障時薪及兼職工人,面對經濟不穩定,不少企業傾向將工作零散化和聘用兼職或臨時工人以降低成本,甚至有僱主為逃避企業責任,更刻意安排有關僱員工作時間低於「4.1.18」的規定,使這些員工未能得到《僱傭條例》的大部份保障。勞聯促請政府儘快修訂「4.1.18」連續性契約的規定,使兼職及零散僱員能被納入法例保障範圍。
9. 標準工時應立法 最低工資要一年一檢
特首在施政報告中,對標準工時立法及最低工資一年一檢隻字不提。及後,勞福局局長羅致光多次回答議員詢問時也表明,不會在任內就標準工時立法,只會跟進「合約工時」事宜,勞聯對此表示十分遺憾!
過去,有不少意外發生是由於僱員因過長時間工作,引至身心疲勞所致,在今年9月22日的城巴意外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對標準工時委員會摒棄勞顧會「3.18共識」,漠視勞工界6位代表的退出,置廣大僱員的長工時問題不顧,勞聯對此十分失望。勞工界在2016年4月至9月期間分階段進行諮詢,主流意見認為標準工時應:以立法方式制訂,每周工時為44小時,超時工作工資率為1.5倍,以改善一些行業僱員的薪酬待遇差及長工時問題。勞聯重申:工時過長破壞工人健康及家庭生活,要求政府正視問題,勿讓城巴車禍慘劇重演。
另外,《最低工資條例》規定最低工資每兩年至少檢討一次,政府強調如數據顯示有檢討最低工資水平的需要時,可少於兩年便進行檢討,但並未有解釋何謂「有需要時」,而根據過往的安排,都是兩年才檢討一次,結果出現數據嚴重滯後的問題,導致最低工資水平追不上通脹,與社會實際情況脫節,對低收入的基層僱員保障力度不足。勞聯促請政府儘快將最低工資改為一年一檢。
10. 儘快推行全民退休保障
勞聯樂見政府推動不同退休保障的措施,包括高額長生津,終身年金計劃等,使現時退休保障的措施或政策更與時並進,亦促請政府儘快將政策落實出台。但政府更要正視香港退休保障政策不完整,導致長者及未有強積金人士面對退休仍然未有合適保障的問題。
勞聯支持一個可讓65歲或以上長者即時受惠的全民退休保障計劃,並要求政府明確提出落實時間表。政府有需要回應扶貧委員會在去年年底提交的公眾諮詢的報告中「較多意見是傾向支持『不論貧富』的原則」。勞聯重申:政府有責任保障長者渡過尊嚴的退休生活,故需要設立一個可持續的融資方案,以提供沒有資產審查的全民性退休保障制度。
此外,勞聯要求政府加強職業教育,「培育一支穩定的職業教育教師隊伍」;制訂法例賦予職工會享有集體談判權;政府及資助機構服務停止外判;立法制訂有薪教育假期。香港的勞工權益應隨著香港社會的發展一同與時並進,政府在制定勞工政策上更應正視僱員的實際情況,全力向前、不能倒退。這是社會和諧發展的根本,所以勞聯要求政府在勞工政策有更多的承擔,加大力度積極改善勞工權益,保障基層僱員生活,達致老有所依,安居樂業的和諧社會。
港九勞工社團聯會謹啟
二零一七年十二月七日
17/10/2017
《2017年僱傭(修訂)條例草案》委員會主席:
勞聯對於政府提出修訂《僱傭條例》,賦權法院或勞資審裁處(下稱:勞審處)處理不合理及不合法解僱時,若僱員尋求復職或再次聘用時,法院或勞審處可強制發出復工令而毋須先取得僱主同意之做法表示贊同及歡迎。早在十多年前,勞工界已提出相關建議,惟當時政府以涉及複雜法律問題等為由而拒絕,使不少受不合理及不合法解僱的僱員得不到足夠保障。因此,勞聯要求當局儘快通過條例草案成為法例。
政府草案建議,法院或勞審處可強制推行復職或再次聘用命令,若僱主沒有遵從相關命令,除支付終止僱傭金和補償外,還須向僱員支付一筆額外款項,款項為僱員月薪的三倍,上限為72,500元。針對72,500元的水平,勞聯認為對遭不合理及不合法解僱的專業及高薪之僱員雖然未能提供足夠保障,但比起以往50,000元的水平而言亦是一項進步。相信亦能提供更大誘因使僱主讓僱員復職。不過,勞聯亦要求政府訂立檢討機制,令法例與時俱進。
草案中的另一個建議,倘僱員獲其僱主的繼承人或相聯公司再次聘用,其先前在原有僱主的服務年期將被視為在新僱主的服務年資。對於這個安排,勞聯表示歡迎,並希望政府今後加強監督,確保復職及再次受聘用員工的年資獲得承認。此外,如果僱主的繼承人或相聯公司承諾聘請僱員,但結果僱員最終不獲聘用,對此勞聯認為當局應確保原僱主必須承擔此修訂條例提及的聘用責任。
回顧歷史,勞工界於爭取改善復職令的道路上可謂「荊棘滿途」。既然現今修訂草案已交到立法會,勞聯敦促政府在尊重勞顧會共識的大前提下,抓緊時機,以實事求事的態度,儘快通過強制復職令的有關修訂以及立法程序,更好地保障僱員的權益!
港九勞工社團聯會
二零一七年十月十六日
11/10/2017
勞聯對2017年施政報告的回應
喜見關顧基層新措施 改善勞工權益未如意
剛發表的施政報告(下稱《報告》)對整體經濟發展、房屋供應、教育及交通津貼等民生議題都有觸及,勞聯認為報告訂立了不少關顧基層市民的措施,惟對改善勞工的權益及待遇還需加大力度。
勞聯樂見本屆政府在整體施政方向有回應工會關顧基層的訴求,包括免審查交通補貼、增加男士侍產假至5天,承諾研究增加產假,以及擴大公務員編制等。報告也提及增加房屋供應,正面回應市民面對的房屋問題。對政府提及檢討法例,適當地加重違反職業安全及健康法例的刑罰,加強其阻嚇力及進一步提升對工人的職安健保障,表示歡迎。更改稅制,有助減輕利得稅釋放中小微企活力,不過,勞聯祈望政府能同時推出政策配合,鼓勵中小微企在享受稅務優惠的同時,也改善員工待遇及福利。
反對以擴大輸入外勞解決人手需求
施政報告提及因人口老化的問題,整體勞動人口會持續下降,建議部份行業,例如「資助安老服務」有限度地輸入外勞。勞聯對此表示強烈不滿。本會認為如將資助院舍人手不足問題,同樣以私院輸入外勞的方式了斷,只會讓安老業界缺乏誘因提升僱員待遇,使員工無法分享經濟成果。安老院舍照顧員月入中位數只有$12,600,而資助院舍員工的待遇亦較十多年前一筆過撥款前為差,這是難以吸引新人入行的主因。資助安老院舍應更有條件去改善從業員的薪酬待遇,為安老業設立晉升階梯,例如政府應以政策配合,釋放婦女勞動力,吸引員工入行。
兌現承諾,落實勞工界可接受的取消對沖具體方案
政府在報告中表示,願意加大財政承擔,以減低取消強積金對沖對中小微企的影響,以及協助僱主為日後需支付的遣散費或長服金的開支,作專項儲備,並承諾會在未來數個月提交一個勞、商界都接受的方案,勞聯對此表示歡迎。勞聯希望政府儘快兌現承諾,確切落實勞工界可接受的徹底取消對沖具體方案,並維持僱員現時的長期服務金和遣散費權益。
仍需加強力度改善勞工權益
然而,勞聯一直建議政府修訂勞工假日數,與公眾假期劃一至17天,讓在工作崗位上努力奮鬥的工友們享受同等的待遇;勞聯同時促請政府儘快就標準工時立法,以上都是勞工界的普遍訴求,但政府對此隻字不提,勞聯十分失望,希望政府能加大力度,積極改善勞工權益,保障基層生活,達致老有所依,安居樂業的和諧社會。
港九勞工社團聯會
二零一七年十月十一日
14/09/2017
勞聯對2017年施政報告的意見
今年是香港回歸20週年,同時,亦是新一屆政府任期正式開始的第一年。香港社會近年政治紛爭愈演愈烈、內部問題和對外關係越趨複雜,主因是經濟發展欠方向、住屋問題未解決、勞工問題議而不決及退休保障問題未見曙光。勞聯希望新一屆政府能夠為香港帶來新一番氣象,正視民生、經濟發展及勞工問題,把各項施政工作做到位。政府要有宏觀的視野,聽取各方意見,實事求是,推動及落實已有一定社會共識的政策,改善本港勞工權益,保障基層生活,達致老有所依,安居樂業的和諧社會。
保障勞工權益
取消強積金對沖機制
取消強積金對沖是這兩年勞工界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由最初勞工界的爭取,到勞資官三方拋出各自方案,及到現時確定大致方向。如今徹底取消對沖已經不是勞工界單方面的訴求,而是香港社會的共識,各方的討論焦點早已經從「是否取消對沖」轉移到「如何徹底取消對沖」。因此,這個議題到現時為止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勞聯希望政府可以順應社會意願,履行對社會所作出的承諾,在今年內確切落實勞工界可接受的徹底取消對沖具體方案,並維持僱員現時的長期服務金和遣散費權益。
檢視假期制度:劃一假期日數...
08/06/2017
勞聯致候任特首林太意見書:2017向美好香港重新出發
「讓香港更美好」是香港市民的共同願景,但近年特區政府施政未能切實回應社會的實際訴求,加上經濟發展欠方向、住屋問題未解決、勞工問題議而不決,退休保障問題未見曙光,使到香港社會近年政治形勢愈走極端,更因內耗而漸漸自困。在今屆特首選舉過程中,勞聯樂見各候選人更多地接觸普羅市民,聆聽更多社會的聲音及意見;而普羅市民亦更勇於直接表達對政府施政的意見,如新一屆政府能善用這樣的互動,將會對政府日後的施政有更正面的影響。勞聯寄望林太作為新一屆的特首,與新班子一起建立管治新風格—真正聆聽及吸納市民的意見,在政策當中吸納社會更多普羅市民的意願,作出最符合社會整體發展的決策,以實際行動化解社會分歧;在大力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亦要兼顧各項民生政策,改善民生及本港勞工權益,使政策「做得到」同時也「做得好」,才能真正實現我們安居樂業,老有所依,團結和諧的美好香港!
優質就業需要改善勞工權益,培育下一代
林太在政綱提出「多元經濟 優質就業」,勞聯認同提昇現有產業,開發更多高增值產業是社會很重要的發展動力,但多元經濟只是優質就業拼圖的其中一塊,優質就業還有更多的是改善勞工權益,包括:修訂勞工法例,如僱傭條例,使之與時並進;改善勞工權益的政策,例如取消強積金對沖,規管標準工時,締造更合理的僱傭條件;廣泛推動家庭友善政策;完善職業病及工傷的勞工保障;提昇職業安全及健康的工作條件;改革職業教育及生涯規劃等等,為香港300多萬的打工仔女及香港的下一代締造與時並進,安居樂業的社會條件。勞聯在勞工政策方面的立場及具體訴求如下:
取消強積金對沖機制
落實標準工時立法
加強保障職業安全
儘快向相關工人發還破欠基金遣散費差額及擴大破欠基金保障範圍
劃一假期日數 設立有薪教育假期及檢討分娩假和侍產假
正視公務員訴求
推動和配合家庭友善政策 為基層製造就業 釋放潛在勞動力
反對擴大輸入外勞 保障本地工人優先就業
最低工資一年一檢
強化生涯規劃 發展多元產業 加強職業教育
紓解貧困,增加收入
儘快推行「不論貧富」的全民退休保障
優化「鼓勵就業交通津貼計劃」和「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
增建公屋及寬免租金 為輪候冊上的申請人提供租屋津貼
設立失業貸款基金
檢討稅制,擴闊稅基
港九勞工社團聯會
二零一七年六月七日
22/02/2017
還富於民 照顧基層
勞聯對 2017-2018 年財政預算案之回應
就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二月二十二日)發表的財政預算案(下稱「預算案」),本會有以下意見:
本會歡迎政府寬減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寬免四季差餉及向領取綜援、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或傷殘津貼的人士,額外發放金額相當於一個月的金額以及增加供養兄弟姊妹免稅額,以減輕市民的越加沉重的生活負擔。
本會亦歡迎政府成立稅務政策組,承諾優化香港稅制結構,研究擴闊稅基和增加收入,希望稅務政策組的成立能確切應對香港稅基狹窄的問題。本會建議政府在徵收利得稅上可引入累進成份,以盈利比率來調節徵稅多寡,利潤較高的企業應繳付更多稅項,承擔較大的社會責任,體現了公平稅收原則。
可惜,在財政盈餘高達928億元的情況下,政府卻未有實施寬免公屋住戶租金的措施,亦沒有任何措施幫助N無人士,也沒有為公屋輪候冊上的合資格家庭提供私樓租金津貼及稅務寬減!再者,在「庫房水浸」的情況下,政府絕對有能力成立基金或其他形式,完全支付因「取消強積金對沖」所牽涉的額外支出。對於政府被動的態度,本會對此感到十分失望!
針對人口老化的問題,政府承諾增加1600個改善家居和社區照顧名額、增加資助安老宿位等一系列措施,以紓緩長者服務需求的壓力。本會歡迎以上措施,然而本會認為以上措施並未能長遠應付人口老化的問題。本會強烈建議就政府儘快推行「不論貧富」的全民退休保障,達致老有所養,確保所有老年人均可過體面的生活。
就2017-2018...
24/12/2016
勞聯對2017年施政報告及財政預算案的意見
香港社會近年政治形勢愈走極端,其中的主因是經濟發展欠方向、住屋問題未解決、勞工問題議而不決,退休保障問題未見曙光。行政長官早前強調其團隊就任以來,集中力量發展經濟、處理房屋、扶貧安老等民生問題,勞聯歡迎政府正視民生及經濟發展問題,但要把各項施政工作做到到位,政府應有宏觀的視野,聽取及平衡各方的意見,積極落實具體政策,議而不決只會令香港整體社會成為輸家!現屆行政長官任期尚有數個月,勞聯要求行政長官及團隊應吸收過去四年多的施政經驗,在本屆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及財政預算案,實事求是,推動及落實政綱內已有一定社會共識的政策,改善本港勞工權益,保障基層生活,達致老有所依,安居樂業的和諧社會。
保障勞工權益,培育下一代
取消強積金對沖機制
根據積金局「以強積金累算權益抵銷遣散費及長期服務金的申索統計報告」,當中提到在2015年抵銷遣散費/長期服務金的申索數目達到47300,涉及僱員為45300人,申索總額為33.54...
13/08/2016
致 最低工資委員會:
提高最低工資 維護工人尊嚴
法定最低工資實施原意是防止工資過低,保障勞工免受剝削。然而由2011年5月1日實行至今,五年有多,現時訂立的工資水平是否就能符合原意?
當初準備推行最低工資時,不少企業視之為洪水猛獸,惟恐成本上漲掀起倒閉潮,反對聲音浪接浪,聲稱最低工資會導致大量失業,許多公司結業,但事實是近五年的失業率一直平穩地處於低水平,長期維持於3.2%至3.5%(詳細資料見附件表1)。整個社會的勞動人口亦有所增加,由2011年5月-7月的3.7百萬人上升至2016年1月-3月的3.9百萬人,上升幅度為6.0%(詳細資料見附件表2)。反而現時有些企業反指最低工資使僱主招聘困難,這是否有點矛盾?而企業盈利又是否真的因最低工資而受到「嚴重影響」?最近,不少僱主以零售業不景為由,要求凍結甚至下調最低工資水平,我們認為今年零售業總銷貨價值雖然有所下跌,但資料顯示,2016年3月與2015年3月比較,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的銷貨價值下跌20.3%,而下跌的原因可能因為過往急速膨脹發展,現在只是略為回復正常水平,而這些都是高價值產品,行業大多並不涉及基層員工,並不受最低工資影響。而較多低薪僱員的超級市場,其貨品的銷貨價值在同期間變化不大,可見雖然整體零售業表現略有下調,但對部份低薪行業均影響不大,相信他們可以承受最低工資的適量調高。
最低工資推行至今仍存弊端,目前通脹已經遠遠拋離最低工資的增幅,加上檢討時期過長,導致低學歷和低技術僱員在條例保障底下也難以維持基本生活。
因此,港九勞工社團聯會認為需以社會環境實況為基礎,結合通脹及基本生活開支的工資計算方式,並參考世界趨勢,將時薪提升至$39並實行「一年一檢」,希望最低工資委員會能收納此意見。
現時香港貧窮的情況
根據2014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指出,扶貧政策介入後,整體貧窮住戶數目為382,600戶,貧窮人口為962,100人,貧窮率為14.3% [1](詳細資料附件表3)。
儘管扶貧政策介入後,貧窮人口和貧窮率有下降的趨勢,但下降並不明顯,這問題仍絕對不容忽視。以安老業為例,統計資料顯示仍有約4000名安老院舍員工時薪在35元以下,部份安老業前線員工月薪不足9000元,每天工作10小時,工作量繁重,例如處理院舍一般清潔、洗衣、煮食等,要照顧長者日常生活,包括換片、處理大小便等涉及厭惡性的工作,有時還要協助護士工作,例如量血壓等。工時長而且工作量重,但換來的薪酬卻未必能應付基本生活開支。
最低工資未能追上通脹增幅
根據政府統計處消費物價指數顯示(參考下表),2016年2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2]比2011年5月累積上升20.6%,當中食品、衣履、交通和住屋等基本開支均有升幅,收入升幅跟不上基本開支升幅。現時百物騰貴,一般快餐店的早餐售價都要超過30元,基層工友可能工作一小時,換來的報酬連一個早餐都買不到。法定最低工資由2011年5月落實為$28,上升至現時$32.5,升幅僅為16.1%。明顯地,最低工資5年來的累積升幅是未能追上通脹的增幅。加上新的最低工資水平可能要到2017年才實施,最低工資水平須因應通脹適當調升。
2011年5月
現時
累積升幅
綜合消費物價指數
106.2
128.1[3]
20.6%
最低工資水平
28元
32.5元
16.1%
最低工資水平應高於綜援金額
本會倡導最低工資$39,是參考到綜援發放的兩人家庭最低生活費用。本會認為合理工資不應低於綜援可領取金額,而此亦是一系列鼓勵就業措施中重要一環。試想,最低工資牽涉的是領取最低收入的勞動者,這批人士往往處於工時長、工作環境有待改善的情形中,倘若辛勞工作所取得的回報,是連基本生活也難以為繼,談何稱得上「鼓勵就業」?
按現時社會福利署的資料顯示,2人家庭綜援金額是$4,020...
26/02/2016
就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今日(二月二十四日)發表的財政預算案(下稱「預算案」),本會有以下意見:
歡迎政府寬減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寬免四季差餉及向領取綜援的人士提供津貼補助等措拖,以減輕市民的生活負擔。然而,面對未來經濟有明顯下行壓力的情況下,政府卻未有實施寬免公屋住戶租金的措施,沒有體恤廣大基層巿民的疾苦,使本會十分失望!因此,本會強烈建議政府繼續寬免公屋住戶租金一個月,並限制公屋租金加幅低於通脹,改變多年來「只加不減」的情況。
我們亦歡迎政府增加3800個合資格幼兒中心的「延長時間服務」名額,因為這措施對釋放婦女勞動力有裨益,惟必須指出,托兒管理服務配套需要針對不同地區的需要落實執行,以免資源錯配。
針對大型基建工程超支的現象,財政司的講法是「人手不足導致工程延誤和超支的情況」,此說法對勞工界有欠公允,勞聯表示強烈不滿!本會必須澄清,工程延誤和超支非因人手不足所致,而是監管不足、司法程序等主要原因造成,不能藉此諉過於人力問題而借口擴大輸入外勞。改善社會氛圍,加強監管,增撥資源提昇工人技能和發掘潛在勞動力,才是政府可做及該做的事情。
政府未來致力推動科研生產,在「創新及科技基金」下推出「科技券先導計劃」,提昇中小企的長遠競爭力,穩定就業市場。設立美食車的先導計劃,豐富本地飲食文化,對發展本地旅遊業亦有正面作用。並且強化職業教育,資助學生修讀各種指定專業的課程,包括護理、建築工程、創意工業、零售業等,更好為各行業培訓生力軍,開拓年青人更廣出路,亦保持本港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對以上培訓各行業人才的措施,本會表示歡迎及認同。
不過,政府仍是欠缺較長遠的財政展望,我們認為必須加強前瞻性籌劃。「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盡快開展各項包括研究累進利得稅等的改革稅制、擴闊稅基的討論是必需的。
港九勞工社團聯會
二零一六年二月二十四日
16/02/2016
致 立法會人力事務委員會:
加強幼兒託管服務 落實家庭友善政策 鼓勵婦女重投職場
2015年1月,由政務司司長領導的人口督導委員會發表《人口政策-策略與措施》的文件,列明香港未來人口結構的變化和面對的挑戰。其中一個策略爲針對婦女和年長人士,希望透過改善工作環境,吸引他們投入職場,紓緩未來勞動人口下降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適逢 貴會就『婦女就業』這議題召開公聽會,勞聯特此提出以下建議:
全面拓展託兒服務
勞聯於去年1月至2月期間,以「釋放家庭勞動力和託兒服務研究」爲題目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超過一半的受訪家長認爲照顧子女是「影響選取工作的主要因素之一」,亦發現普遍受訪家長認同社區託兒服務能有一定的效用。另外,僅有約4%的受訪家長表示曾經使用託兒服務,而低使用率背後的因素與服務名額缺乏、長久的輪候時間和參差的服務質素有關。
另外,勞聯於去年5月亦就「家長工時和家庭生活平衡」進行問卷調查,發現全港由非政府機構營辦的課餘託管中心只有約5,400個名額(截至2015年年初)。去年的施政報告提及,擬增加約5,000個「延長服務時間」的名額和提供接近100個額外資助及長時間託兒服務名額等。
首先,「延長服務時間」的名額主要針對平日晚上、星期六、日和學校假期,這些服務未能紓緩整個社會對託兒服務的需要,特別是對平日早上和下午託兒服務的需要。其次,若將「提供接近100個額外資助及長時間託兒服務名額等」的安排平均放於全港18區,即表示每區只增加5至6名的名額,完全無法紓解現時『服務供不應求的情況』。
參考於2014年社會福利署回應立法會議員的書面質詢的資料,於2014年4月至12月各項日間幼兒服務的平均使用率,不少位於新界區的使用率高於80%,但同時亦有少量的區域使用率低於50%(詳情請看附件)。這反映日間幼兒服務的需求與地域亦有一定關係。
總括而言,勞聯建議政府必須全面審視各區託兒服務的使用情況和兒童的比例,按照地區的需要和逼切性,對症下藥地增撥資源,以改善託兒服務「供不應求」的情況。
家庭友善僱用政策和措施
過去數年,政府和家庭議會亦就家庭友善政策向僱主作不少宣傳,希望僱主能提供優於《僱傭條例》的待遇和彈性予女性僱員。勞聯對於這些宣傳和推廣行動表示歡迎,同時本會亦希望政府能於公務員團體內部試行家庭友善的安排,甚至研究「在家工作」的可行性,從而帶起整個勞工市場對於家庭友善僱傭政策的重視。
兼職女僱員的僱傭福利
現時,不少女性基於照顧子女的需要和幫補家庭收入而從事兼職。本會亦關注到部分兼職屬於「零散化」,亦有些僱主以不同手法刻意避開《僱傭條例》中連續性合約的規定,從而讓一些女性僱員得不到一定的保障。為了避免重投職場或以兼職為主的婦女受剝削,本會亦要求政府儘快取消「4.1.18」連續性合約,將保障範圍涵蓋至所有兼職僱員。我們深信,只有在整體社福及工作環境得以全面提升和改善下,婦女才能安枕無休,全心投入職場。
港九勞工社團聯會
2016年2月15日
14/01/2016
勞聯對2016 年施政報告之回應
勞工政策交白卷 社會和諧水中月
行政長官剛發表的第四份施政報告談及勞工的部份不足150 字,當中只輕描淡寫提及『標準工時委員會』即將進行第二輪諮詢與及增加幼兒中心延長服務時間服務名額,但卻未有兌現競選承諾,對於取消強積金對沖機制、成立專責小組研究以改善高危工種工人的工傷保障隻字不提,令工友未能得到應有保障,勞聯對此深表遺憾及極度不滿!行政長官強調要構建和諧社會,而穩定基層勞工及加強對勞工的保障是構建和諧社會必不可少的,然而,施政報告令我們感覺政府對於和諧是只講不做,口講要和諧,但行動未能配合,最明顯是對勞工政策交了白卷,如此下去,社會和諧只會變成水中撈月!
一)...
06/01/2016
勞聯對2016年施政報告及財政預算案的意見
行政長官在2012年參選時的政綱,提及與僱員權益和民生有關的部分:
成立專責小組,包括勞、資雙方及勞工處長代表,研究改善高危工種工人的工傷保障,包括保險、賠償、治療及康復服務。
檢視最低工資立法的成效,定期按經濟、社會情況檢討及調整最低工資水平。
跟進現屆政府就標準工時的調研,成立專責委員會,包括政府、僱主和僱員代表、學者和社會人士,共同研究推動標準工時立法工作及涵蓋範圍,關注僱員超時工作的情況和安排。
逐步降低強積金戶口內僱主累積供款權益用作抵銷僱員長期服務金及遣散費的比例。
長遠而言,研究人口老化對公共財政的影響,及早籌謀和作出財政撥備,成立及累積養老基金,以應付日後人口老化對養老、護老、醫療等服務需求的額外開支。
就以上各點,除了最低工資的部分已經推行,其他的進度非常緩慢。因此,勞聯對特首未來的施政提出本會在勞工政策、社會民生上的一些建議,目的是進一步改善本港勞工權益,保障基層生活,以期達致老有所依,安居樂業。
保障勞工權益,培育下一代
落實標準工時立法
標準工時委員會成立至今已逾年,期間亦曾多次就「工時諮詢」及「工時研究」進行會議,舉辦公眾諮詢會廣納意見,並於本年3月18日達成共識要求就規管工時立法。勞方委員亦強烈要求規管工時不止於由僱主與僱員自行議定合約工時,而是立法規管每週工時和超時補償方法,因此須制訂標準工時。既然委員會已有立法共識,政府下一步應明確落實標準工時的立法時間表,以解決香港僱員工時過長的問題。
本會建議「標準工時」可訂為每週44小時,讓僱員能達致作息平衡,亦有時間兼顧家庭及進修等私人生活。在超時工作的工資率方面,則可訂為基本工資率的1.5倍,避免出現無償加班的情況。
取消強積金對沖機制
特首在參選政綱中曾提及逐步降低強積金戶口內僱主累積供款權益用作抵銷僱員長期服務金及遣散費的比例,但在2014年和2015年的施政報告中卻隻字未提,本會強烈要求政府儘快取消強積金對沖機制,以確切保障僱員的退休生活。
加強保障職業安全
按照勞工處職業安全及健康部公佈的消息,2014年工業意外的死亡人數爲25人,而過往平均5年死亡人數爲26人。這反映工業意外的死亡情況沒有明顯改善。本會認為政府應加大力度保障職業安全。
未來數年仍有多項大型基建工程在本港開展或持續進行,僅港珠澳大橋本地工程展開至今已造成多宗傷亡事故,故此勞聯促請特首儘快履行競選承諾,成立包括勞、資雙方及勞工處長代表的專責小組,研究改善高危工種工人的工傷保障,包括保險、賠償、治療及康復服務。
對於現行《僱員補償條例》,本會認為對僱主各項違例行為的罰則仍有不足,例如僱主不依法例投購僱員補償保險、無理逾期或瞞報工傷事件,條例亦只設有最高罰則,而無量刑起點,未能對不法僱主造成阻嚇作用。
另外,現時《僱員補償條例》中的物理因素所致的職業病類別,並不包括大部份的勞損痛症,例如下肢靜脈曲張、足底筋膜炎,以及頸椎勞損、肩胛及腰背痛等常見職業病,令不少因長期工作而導致以上勞損的飲食業及服務業僱員未能受保障,政府必須儘快檢討現行職業病表列,把以上勞損痛症納入職業病範圍。
反對擴大輸入外勞 保障本地工人優先就業
政府自2014年開始就建造業各工種的人手短缺而推出優化措施。至今,已經引入逾400名的補充勞工,而部分勞工並非屬於專業工種。本會一直相信香港仍存在不少有關人才和具潛質且有意投身建造業的人士,故此本會認爲可透過於中學加強職業教育和增設建造業的課程,為本地建造業提供生力軍。此外,本會亦重申輸入外勞必須依偱現有經過勞工顧問委員會同意的機制,以保障本地工人的權益。可惜,外勞一簽多行的所謂『優化』措施在未有勞顧會共識下就強行推出,我們認為應予取消。
劃一每年17天法定假日...
31/12/2015
致 立法會人力事務委員會主席及全體議員:
【意見書】
促請政府兌現競選承諾
積極推動委員會返回318共識
就標準工時提出具體立法方案
勞聯就 11 月27 日就標準工時委員會(下稱:標委會)上只提合約工時立法,在第二場諮詢的內容上背棄標委會今年3...
28/10/2015
致 標準工時委員會主席:
【意見書】
促請政府盡快提交標準工時具體方案
挽回勞工界信任
特首在政綱內承諾會就標準工時立法,社會各界一直對如何推行及落實標準工時政策及法規期待殷切,但非常可惜的是,時至今日,標準工時委員會任期迫近期滿,但政府遲遲未有提供具體方案予委員會進行針對性討論,不單拖延具體方案予公眾諮詢的時機,甚至連提交具體方案予立法會審批亦變得遙遙無期。
社會各界對標準工時具體措施及法例引頸以待,但現時委員會只陷於討論大量數據甚至備受勞工界不滿的工時合約的爭議,卻未有就工時的標準作進一步及深入的討論。委員會之前曾達成共識同意立法管制工時,既要管制,必須先有一個標準,否則如何量度、如何管制?因此,政府及局方有責任在委員會任期內盡快就標準工時提交具體方案,讓委員會正式展開討論,不應再拖延立法時機,勞聯為此嚴正提出以下訴求:
強烈要求委員會主席敦促政府盡快提供具體方案,不要延誤委員會的工作,令委員會背離社會期望;
強烈要求政府盡快提供具體方案予委員會進行針對性討論,不要拖延立法時機;
促請政府兌現承諾,為標準工時立法制定時間表,盡快提交立法會展開立法程序,挽回勞工界對政府的信任。
港九勞工社團聯會 謹啟
2015年10月28日
16/06/2015
行政長官在今年施政報告中表示,隨收隨支的全民退休保障計劃遲早出現財政問題,往往須延後退休年齡、降低退休金水平或增加供款率以改善財政狀況,調整過程漫長而痛苦,這暗示政府在未諮詢前,已經否定全民退休保障的可行性,勞聯對此表示失望。我們認為可以在周永新教授團隊(下稱周教授)的《香港退休保障的未來發展研究報告》(下簡稱《報告》)所建議的全民老年金的基礎上進一步討論。《報告》亦指出綜觀世界各地如台灣、日本及瑞典均有完善的公共退休保障,設立退保機制已是大勢所趨,並且有足夠的外國經驗作為參考。對於是次就「全民」及「非全民」退休保障方案進行比較,我們重申一貫立場,促請政府落實推行全民退休保障,切勿耽擱,讓退保流於諮詢空談的階段。
應保證所有長者有基本養老的權利
根據世界銀行提出的五條退休保障支柱概念,香港仍缺乏「第一支柱」,即公共退休保障金,而在某些國家的第一支柱是不設審查機制的,這與長者生活津貼及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計劃設有資產審查機制不同,長者生活津貼及綜援是世界銀行建議的零支柱,是給予貧困長者最低入息的社會保障制度,設有審查機制,確保社會上不會有長者落入赤貧狀況。但我們建議的全民退休保障制度,卻並不單只是保障貧困長者,而是保證所有長者退休後有基本養老的權利。
非全民退休保障未能覆蓋整體有需要長者
我們必須明白,落實退休保障的原義,正正就是保障整體退休人士的權利,「非全民退保」在概念上與原義已有衝突。我們不反對在常規扶貧政策上設有資產審查,以助有需要人士。但不能否認的是,在退保政策上設資產審查,會令部份資產僅高於限額的低收入或零收入長...
16/04/2015
致 勞工及福利局
張建宗 局長
社會不少聲音提出政府需要劃一 12 天的法定假日(又稱勞工假)跟 17 天的公眾假期(又稱銀行假)睇齊。追源兩種假期制度,前立法局在1961年制定《工業僱傭條例(有薪假期及疾病津貼)》法例,首次為法定假日立法。該法例於...
22/12/0201
致 勞工及福利局
羅致光 局長
勞聯對劃一17天勞工假的意見
今天是冬至,一個中國人非常重視的日子。不少人在與親友同堂相聚,亦為長達4日的「悠長假期」雀躍的同時,香港仍有數十萬放取勞工假的工友,他們在節日期間仍需努力工作。歸根究底,這是因為本港長期存在兩種假期制度:《僱傭條例》所定的12天法定假日(又稱「勞工假」)及《公眾假期條例》所定的17天公眾假期(又稱「銀行假」)。對於這種「假期不一」的情況,勞聯要求政府儘快劃一法定假及公眾假,締造公平的勞工條件。
根據政府統計處於2015年一份調查報告顯示:整體來說,超過30%的受訪者只放取「勞工假」,而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的情況遠超於整體情況,超過70%的僱員只放取「勞工假」,而放取「勞工假」的僱員平均每周工作5.9天比放取「銀行假」的僱員5.3天為多。再者,較高技術的僱員多數享有放取「銀行假」,而較低技術的僱員多數只能放「勞工假」。以上可見兩種假期制度存在明顯的不公平:所享有的假期較少,整體工時亦更長。
儘管如此,但政府卻一直將問題置之不理。甚至更於早前公開表示因勞顧會未能達成共識而暫時擱置討論及提出劃一假期的具體方案。勞聯促請政府能擔當一個「促成者」的角色去促成勞僱會勞、資雙方達成共識,以免把過去勞顧會的討論和努力成果也付之流水。
勞聯在2015年的一份調查發現,年青人視合理假期和福利為眾多「好工」元素的首位。普遍工友認爲放取法定假日感覺「低人一等」,顯示兩種假期制度已造成一定的社會標籤,甚至起了分化作用。而放取公眾假期則令他們能有較平衡的生活。對於這種趨勢和需求,政府政策必須與時俱進,儘快修訂法定假期的日數,與公眾假期看齊。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分別有運輸業、銀行業、地產業及電訊業的公司都分別有不同政策為僱員增加假期。由此可見,增加假期於某程度上已經得到勞資雙方的認同。勞聯認為假期並非一小部分人的需要,政府只考慮產後婦女及侍產男士實不足夠,而應惠及全港工人。一如行政長官在十月中公佈的2017年施政報告中提及政府盼望與港人「一起同行...
11/12/0201
致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主席
易志明議員:
勞聯對「泊車位政策」的意見
在近十年間領牌車輛總數增幅為35%(約746,000部),但泊車位增幅只有9.5% (約743,000個),泊車位增幅明顯不能追上車輛數目增幅。[1]尤其市區商用泊位不足的情況更嚴重,職業司機找不到車位的情況非常普遍。部份司機為尋找泊位需不斷駕駛車輛於路面巡迴行走,甚至需跨區找尋泊位,休息及午膳時間因此被迫減少,司機在休息不足的情況下駕駛毫無疑問會增加發生交通意外的風險。部份職業司機則因泊位不足而耽誤乘客的行程或令送貨時間延遲,更會遭乘客或客戶投訴,司機在承受強大心理壓力之下只好選擇違泊,但如被檢控的話司機很有可能要自行承受罰款,變相「白做」一天!
到下班時間,司機亦要想辦法安置車輛,有些司機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只好等候到晚上十時待部份政府運動場開放作泊車位後才能安置好車輛,變相工時被不合理地拉長。以上種種都顯示商用泊車位不足問題逼在眉睫,勞聯希望當局能聆聽本會和業界意見,儘快落實符合交通行業現況的泊車位政策。勞聯對泊車位政策有以下意見:
檢討路旁泊車位使用權利
無可置疑,當局有責任去增加商用泊位的數量,當然勞聯明白市區土地資源有限,當局覓地增加泊位有一定難度,特別是在商業地區。但在商業區泊位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勞聯卻發現商業區的運輸署轄下數個公眾停車場泊車位日間使用率都不足六成,例如:大會堂停車場及美利道停車場在日間的使用率分別只有37%及48%,這反映出泊車位資源並未得到妥善運用![2]眾所周知,商用車輛例如貨車及非專利巴士等可以選擇的泊位非常有限,大部份商用車輛只可以使用路旁泊位去上落客或上落貨,而私家車則有更大的自由度選擇路旁泊位或停車場。
因此,在路旁泊位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勞聯建議當局檢討路旁泊位的使用權利,把商業區的路旁泊位使用權利優先給予有逼切需要的商用車輛,並鼓勵私家車多使用停車場泊位,從而令更多路旁泊位可以騰空予商用車輛的同時泊車資源能被更恰當地運用。
解決削減停車場泊位衍生的泊車問題
近年政府開始停建多層停車場,中間道和美利道多層停車場亦已被政府收回,油麻地停車場大廈日後可能因中九龍幹線興建而被清拆,將令772個公眾停車位被收回。勞聯明白當局希望該處用地可作其他發生項目,亦希望因而鼓勵多些市民選擇乘搭公共交通工具,但是這縮減政策只會進一步使更多私家車霸佔路旁泊車位,從而增加商用車輛找尋泊位上落客或上落貨的難度。因此勞聯強烈要求政府在拆卸停車場的同時,需解決衍生出來令商用車輛更難泊車的問題。
擴大「夜間商用車輛專用泊位」計劃覆蓋範圍
政府在2016年推出『夜間商用車輛專用泊位』回應司機下班後無法安置車輛的困難,勞聯對此政策表示歡迎,可是計劃截至2017年8月為止只有121個泊位投入服務,這對全港商用車輛而言是完全不能應付實際需要。[3]勞聯強烈建議當局儘快擴大「夜間商用車輛專用泊位」數量和覆蓋範圍,讓更多職業司機受惠。
儘快完善「香港行車易」APP實時更新功能
從上文可知,很多職業司機需花大量時間駕車於路面巡迴尋找泊位,這不但消耗體力亦增加發生意外的風險,而手機應用程式的確可以有助司機尋找泊位,減少司機駕車巡迴路面尋找泊位時間。當局在2013年推出「香港行車易」APP去為駕車人士提供停車場泊位空置資訊,但實際上部份司機都不知道有這個APP;有些使用者則認為APP極難使用,設計又非常不人性化;泊位更新甚至未能提供自動實時停車位資訊,只能靠營辦商每小時以人手更新。在此,勞聯建議當局儘快完善「香港行車易」APP實時更新及操作功能,並加強宣傳讓駕車人士知悉「香港行車易」APP作用。
加快商用車輛泊車顧問研究進程,儘快實施可行的方案
當局表示會在2017 年開展為期兩年的商用車輛泊車顧問研究,就規劃中發展項目提供商用泊車位以及其他配套措施的可行性。勞聯歡迎相關決定,但同時希望政府明白泊車位不足問題逼在眉睫,當局應加快研究的步伐,儘快公佈研究成果及推出業界可接受的解決方案。
在未有合適政策回應泊位不足問題前,反對提高違例泊車定額罰款
政府早前提出要透過提高違例泊車定額罰款至25%去打擊違泊問題。勞聯再次重申,很多時候職業司機都是因為苦尋不到泊位以及受到乘客或客戶的壓力,而在逼於無奈的情況下選擇違泊,因此如果政府在未有推出合適措施去回應泊位不足的前題下提高違例泊車定額罰款,只會變相加重職業司機負擔,並未能根本地解決違泊問題。故勞聯強烈要求當局在推出合適政策回應泊位不足問題前,擱置提高違例泊車定額罰款。
港九勞工社團聯會
二零一七年十二月十一日